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记交大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钱学森学长
转载自:交大新闻网
2009年10月31日,一个让上海交大人痛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校友,交大师生失去了一位敬仰的学长–我校1934届校友、首届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不幸逝世。消息传来,母校师生万分痛惜。大家情不自禁聚在一起,缅怀钱学森学长生平。追忆如潮水,慰藉了师生们的心–钱学森的名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象征;钱学森的故事,在交大师生中口口相传,使我们倍感慰藉和激励。
在交通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张考卷,卷面已经有些泛黄,但上面的分数清晰可见,96。这份试卷的主人,正是1933年在交大读书的钱学森。
钱学森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他清楚地记得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为中国未来铁路建设勾画的宏伟蓝图,因而,决心像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那样,投身祖国的铁路建设。钱学森在交大成绩优异,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然而,正当他在上海交大勤奋学习时,日本鬼子依仗先进的飞机、大炮疯狂侵略中国的东北,1932年就在钱学森身边发生了”一二八”战争。蔡廷锴将军率十九路军以弱势的空军力量,在上海慷慨悲壮抗击日寇的战斗,使钱学森认为:中国要战胜日寇,只有军人的英勇是不够的,还要有敢于抗争的国民政府和现代化的武器,特别是强大的空军!于是,他特别专注于阅读航空工程的书籍,他的志向从设计火车头逐渐转向发展航空事业。
钱学森聪明勤奋,是品学兼优的优等生。1933年1月,在一次水力学的考试中,全卷6题,钱学森都答对了,老师原本要给他满分100分,可钱学森却发现自己在一处连续等式后将”Ns”简写为”N”,主动要求扣分,老师最后就给了他96分。后来,任课的金悫教授将这份难得的考卷珍藏起来,一放就是将近50年,直到1980年春,钱学森回母校看望老师,金悫教授才将此考卷取出赠送给学校。现在这份考卷己陈列在校史博物馆内,成为校史文物中难得的珍品,而钱学森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学风,也在交大成为美谈。
钱学森在上海交大求学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最佳实验报告”的佳话。钱学森在做热工实验时,特别认真细致,实验报告不仅完整详尽,书写和作图都很清晰,整个报告竟长达100多页,老师给了他100分,成为机械系学生历史上完成的最佳的实验报告。因此,当时授课的陈石英教授曾对人说,钱学森是我最好的学生。钱学森在1989年回忆在母校的学习生活时也特别提到”专业基础课给我教育最深的是陈石英先生,他讲工程热力学严肃认真而又结合实际,对我们这些未来工程师是一堂深刻的课。”
钱学森后来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获得”中国航空航天之父”等最高荣誉,与在母校打下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他在从交大毕业到出国留学这段时间内,就已发表了两篇关于航空、火箭的论文,其中《气船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一文讨论了飞艇的改进途径与未来发展前景;《火箭》一文则介绍了火箭的原理、性能、用途与构造。
在麻省理工获课程免修
1935年,钱学森来到美国麻省理工(MIT)航空系学习。3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已有”东方MIT”的美称,当时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交大用的大都是MIT的原版教材,同时学习MIT和西方工科大学教育模式,要求非常严格,有硬性的不及格率,能进交大都是千里挑一。钱学森在麻省理工航空工程系学习时,发现课程设置和上海交大一模一样,要求免修得到批准,他只用一年就获得了航空硕士学位。
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虽有罗斯福总统提出”新政”,也难以解决各种矛盾,特别是劳动就业的激烈竞争。在学校和工厂,种族歧视的行为和目光随处可见。1935年,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学习初期,面对某些美国同学傲慢地讥笑中国愚昧落后现象,他不服气地挑战说:”中国现在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咱们人比人,你们谁敢和我比试?”
然而,中国学生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要到美国的航空工厂实习,却不受欢迎。这促使钱学森将专业研究方向由航空工程转为航空理论。好在这也正是他的志趣和特长所在。
钱学森希望学到更高深的理论知识,成为站在科学最前沿的、有深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同时又是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工程师,他作了一生中重要的选择,毅然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应用力学的学习,师从加州理工学院(CIT)世界著名应用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
老师说:”你已经超过我了”
冯·卡门是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193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第一次见到冯·卡门教授时,钱学森就异常准确地回答了教授的所有提问,他的敏捷思维和智慧,顿时给冯·卡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一脸认真的神情,对他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回答得十分精确、简明,非同寻常,钱学森的聪慧和敏锐深深地打动了他,冯·卡门欣然接纳他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冯·卡门每周主持一次研究讨论会和一次学术研讨会,给钱学森提供了锻炼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机会。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 idea”(好点子)。有人问:”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来,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钱学森后来称在这里的学习使他”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让人大开眼界。
钱学森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老师鼓励他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于是钱学森经常到物理系、生物系、化学系去听课,到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二年,即1937年秋,钱学森就和其他同学组成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他担当起了理论设计师的角色。而火箭在当时还属于幻想中的东西,大家把小组称为自杀俱乐部,因为火箭和火箭燃料的研究,实在充满了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然而,正是钱学森完成了美国首个军用远程火箭的设计。1945年,钱学森已经成为当时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
冯·卡门对钱学森一生影响很大。他不仅教给钱学森从工程实践中提取理论研究对象的原则,而且教会他如何把理论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的方法;他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形成了钱学森在以后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沿袭采用、推广的基本方法。冯·卡门不仅是位科学大师,而且是一名组织能力很强的社会活动家,这一点对钱学森也有深刻的影响,使得他在日后组织领导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研究中获益匪浅。
1955年,钱学森已经成为当时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同时还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兼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的主任,世界著名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在回国前夕,他向冯·卡门老师告别时,冯·卡门对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说: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
抵得上5个师的传奇
1935年8月赴美前夕,钱学森的同学亲友曾留言相赠:”学森兄,祖国待君”;”森弟,他日学成归来,于祖国防空政策自必有伟大之贡献”;”将来学成归国后于吾国航空事业自必有所建设也”……其实,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服务祖国,也是钱学森的最大心愿。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后来回忆说,父亲在美国多年,没有买过一分钱的保险和股票,很多美国朋友都对此不理解。父亲说:”其实没什么奇怪的,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950年8月29日,正在美国从事火箭研究的钱学森买到了回国的船票,但8月30日人们突然得知,钱学森已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扣留。美国洛杉矶海关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他们声称在钱学森托运的行李中发现了近八百公斤的草图,笔记和照片,全部都是技术情报,暗示钱学森是一名间谍,正准备偷运机密回国,于是把他关在了联邦调查局的监狱里。
其实,这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个阴谋。钱学森是世界航空理论权威冯·卡门的得力助手,作为美国火箭领导四人小组成员之一,钱学森大脑里装着太多重要的技术信息,他想离开,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甚至放言:决不能放走钱学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威逼利诱没有挡住钱学森回国的步伐。5年之后,1955年10月,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了。
从此,他的名字就和中国的航天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
一句话奠基中国航空事业
“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干!”面对中国能否研发导弹的疑问,钱学森掷地有声的话语,使中央下了决心。
1956年10月8日,在北京西郊空军466医院食堂里,由钱学森任院长的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这一天,被认为是新中国导弹、航天事业奠基的日子;这一天也恰好是钱学森回到祖国整整一周年。
1958年5月,聂荣臻元帅同黄克诚、钱学森一起部署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的制造工作。1960年11月,在聂荣臻元帅亲自指导下,以张爱萍将军为主任,孙继先、钱学森、王诤为副主任的试验委员会,在我国酒泉发射场成功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1964年6月,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6年10月,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发射场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飞行正常,原子弹在预定距离和高度实现核爆炸。这次史无前例的试验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用于自卫的导弹核武器。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宣布。此后,钱学森便一直在思考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问题。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卫星探测仪器和空间物理的设计、研究机构。钱学森负责卫星的大总体工作,为解决人造卫星研制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贡献了智慧。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东方红》乐曲传遍全球……
“他是我国空间科学之父,”中国月球计划总指挥栾恩杰曾经这样告诉美国记者Michael Cabbage,”很难说没有他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钱学森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史册上。
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
钱学森获得过无数荣耀: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但母校113周年校庆时授予他的”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是很特殊的一个,因为,钱学森的心,一直和母校紧紧相连。
1955年10月,钱学森归国不久来到上海,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看望年迈的父亲,第二件事就是回母校看望他的老师。1955年10月22日钱学森兴致勃勃回到母校,由他一向敬重的陈石英教授(时任副校长)亲自接待并陪同参观并受到师生们热烈欢迎。
钱学森回国后的第一个学术报告会是在母校。1955年10月25日钱学森又应邀再次回母校与学校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举行了座谈会,会上钱学森以亲身经历及回到祖国的感受,阐述了祖国科技发展有无限广阔的前途的观点,并对他近期正在从事的科研情况向教授们作了介绍,这可以说是钱学森回到祖国后所作的第一个学术报告,自此以后钱学森与母校的联系就连绵不绝了。
50年代后期钱学森在北京举办力学研究班,实际是一个导弹技术”扫盲班”,母校就派了青年教师前往进修听课,回校后即筹建了火箭弹体、火箭发动机等专业,与钱老推动的国防工业发展遥相呼应。1980年春,钱学森在美国的同学范绪箕教授就任上海交大校长后不久,钱学森就欣然接受范校长邀请回母校访问,并在部分专业教师会上发表演讲,鼓励年青的教师们在选定的目标上坚韧不拔地开拓前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l984年在上海交大成立校友总会时他又用传真发来亲笔贺信,并在会上光荣当选为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第一届名誉会长。
1989年11月交大编印1934级毕业55周年纪念专辑时,钱学森又写下”回顾与展望”一文,详细回顾了他在母校生活五年中的一些感受,称赞上海交大是”把麻省理工学院搬到中国来了”,称赞”上海交大在当时的大学本科教学是世界先进水平的”,文章中还与级友共勉:”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还要尽力做出贡献”。
1994年学校筹建校史博物馆时曾派人专程前往访问钱学森,钱学森非常谦虚地,只送给母校两本书即《钱学森文集》。1998年,钱学森的一本新著《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又交给母校的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年来,马德秀、张杰、谢绳武等学校领导多次前往钱学森学长家中,带去全校师生对钱学森的关切和敬仰。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迎来113周年校庆之际,全校师生、校友一致同意,授予钱学森学长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荣誉。钱学森学长欣然接受母校的荣誉,并派其子钱永刚出席颁奖典礼,发表获奖感言,感谢母校的情意。
一生心系人才培养
人们大多很熟悉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回国的故事,熟悉钱学森开创共和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感人经历和重大贡献,而钱学森晚年特别关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却鲜为人知。
“母校要面向二十一世纪。”钱学森对上海交通大学的人才培养分外关注。
1992年秋,钱学森写信给母校生物技术研究所朱章玉教授称:知道他”创立的生物技术所的先进事迹,深受鼓舞,并表示衷心祝贺,希望他在下个世纪(指21世纪)把利用微生物的工业办成像上海宝刚那样的大企业,生物技术也将成为上海交大的一个大专业系。”
1993年在级友筹办1934级毕业60周年纪念册时,钱学森又撰写了一篇”母校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文章,重申了要把”生物技术办成上海交大的一个大专业系”的观点,并强调指出”这里说的大系,除利用微生物进行化工生产专业外,还将有诸如植入人体的人造器官的设计创造专业,以培养出再造人体所需器件的设计人才……再有一个专业是培养设计制造老年人所需的辅助机械设……等的人才。”
进入晚年的钱学森,虽年事渐高,但仍密切关注着我国的科技事业。他一直思考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问题。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为此,他深刻反思现行的教育制度:”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师。”
钱学森读大学时,研究应用力学,也就是说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数学系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这些应用数学家。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同时贴海报开讲座,结果是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样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2007年,钱学森已96岁高龄,他还是经常说:”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2005年建军节前夕,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并向他简单介绍了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制定情况。”您说的我都同意。但还缺一个。”钱学森思维敏捷地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2007年8月3日,温家宝总理又来到钱学森家,看望这位96岁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学长欣然表态: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真正的偶像和永远的英雄
党和国家对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航天事业的钱学森特别关心。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每一届国家领导人都曾亲切看望过钱学森学长。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毛泽东特别高兴,破例在生日那天设宴请客。宴会前,工作人员拟定了一个入席者名单给毛泽东审定。毛泽东看了3桌客人的名单后,十分郑重地用铅笔将钱学森的名字从另外一桌划到了自己所在桌位的名单上,而且让钱学森紧挨自己的身边落座,并在宴会上当众称钱学森是”工程控制论王”和”火箭王”。1989年的国庆招待会上,邓小平亲切会见了钱学森。1993年12月,时任国家领导人的交大另外一位杰出校友江泽民看望了钱学森。2008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钱学森家中,亲切看望这位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
党和国家对钱学森学长的关心,给钱学森学长的荣誉,交大师生感同身受,备受感动和激励。同学们纷纷表示,钱学森学长充分体现了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精神,不仅仅在学术上贡献卓越,在精神品质上更是高风亮节。一位同学在网络上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钱学森学长是交大的骄傲!是交大学子心中真正的偶像和永远的英雄。”
钱学森精神永存
长期以来,钱学森思想方面的光华被技术科学领域内太多的荣誉所遮掩。事实上,这位”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是难得的国家建设的统帅型人才,他的学术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治学态度、成才学习战略、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准则,以及个性品质等等,是内容丰富的思想库,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上海交通大学要把钱学森学长的精神发扬光大。
钱学森图书馆正在交大徐汇校区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2005年10月,在钱学森归国50周年之际,中央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建立钱学森图书馆。图书馆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国内外钱学森文献实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管中心,成为钱学森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宣传展示中心,以及钱学森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研究交流中心。
钱学森学长生前就已经把很多珍贵的资料捐给了母校的钱学森图书馆。对此,钱学森图书馆名誉馆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这样说:”钱学森不仅仅是我的父亲,他还属于中国、属于民族。我们有责任把他的精神保留好、继承好、发扬好。”
“我们正在编辑《钱学森画传》和《钱学森文集》,我们要让钱学森学长的精神发扬光大……”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说,《钱学森画传》近期将面世,上中下三卷的《钱学森文集》也将于2010年春天出版。
早在2006年12月,钱学森学长九十五华诞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就集中编辑出版了一批钱学森学术系列著作,其中有”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文库”,包括钱学森的原著《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水动力学讲义手稿》、《论信息空间的大成智慧–思维科学、文学艺术与信息网络的交融》,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合编的《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王英编著的《钱学森学术思想研究》,陈华新主编的《集大成 得智慧–钱学森谈教育》,潘敏主编的《钱学森研究(2006)》,以及戴汝为编著的《社会智能科学》等十本著作。
作为人生泰斗、作为科学巨匠,钱学森获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敬仰。作为钱学森学长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师生更多一份情怀,也更多一份责任。
交大现代化的闵行校园里,有一条路名叫学森路,这条路命名于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表达的是交大师生对钱学森学长的无限敬仰之情。学森路两侧有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新图书馆、逸夫科技楼……早晨的阳光升起,有早起的学子在路边的草评上琅琅读书;黄昏的夕阳下,有课归的学子在路上静静思考;图书馆里、科技楼中,随处可见同学们或埋头读书、或潜心科研的身影……当一个个身影在学森路上走过,沿着学森路前行,我们知道,我们相信,那是钱学森学长的精神永存,激励着母校学子,激励着所有后人……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