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07年01月

大三上课程总结

大三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43.5个学分,在不经意间也就这样随风而逝。虽然可能不如同寝的两个EEer来得忙碌,不过这个学期对于我,同样有一种临近饱和的感觉。看到水源上有人总结了其一个学期的课程,不禁也想自我总结一番。(所有课程按结课时间先后排序)

科技创新(软件工程及实践):★★★★

这门课上于夏日炎炎的八月份,虽说起初不相信学长所说的那般惬意,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每天起床就去空调机房coding的感觉还是蛮不错的。对于两个星期做出一个网上书店的成果,也挺满足。可惜这门课最后得分不高,可能牛人太牛,相形见绌了吧。选题选得不好,做书店的人太多也是一个原因。很好奇那件”神话级”的作品最后获得多少分?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本学期最伤心的两门课之一。因为模电没有学过导致做实验的时候云里雾里,为此在考试前还专门留在学校把每个实验都重做了一遍,即使是以前的高数期末考还是之后的算法这种难几倍的课程都没有这样做过。没想到原本可以成功的考试竟然会漏做一道题,当时知道了那个恨啊。。。

编译原理:★★★★

坦白说张冬茉老师人挺不错,可是课上得的确一般,当初她上的C++概念就讲得不很清楚,编译同样如此。这门课的一大亮点在于Intel公司的联合参与教学,虽说收获不大。传说中的霸王课?感觉就考试的难度而言名不副实。

自动控制原理:★★★★

只在开学初一段认真做过作业,后来才发现这一段的内容相比后来实在微不足道。。。考前一周还完全不懂,好在有充足的时间突击。不过这个考试也忒简单了一点吧,白费我复习得那么仔细。

形势与政策:★★★★★

钱静锋老师可以说是我到目前为止见过的最有能力、见解的思政老师了,讲课讲得相当的赞!本学期听邓论以及这门课的两个老师讲课,有一暗一明的感觉,对于中国的现状及问题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机电能量转换:★★★★

虽然考得不错,不过坦白说对于这门课真的不是很懂,数学要求高,概念又抽象,的确不简单。不过好在考试内容严重放水,应该不会有不及格出现吧?另,我的笔记本呢?老师你不会不还我了吧。。。

体育(5):★★★★

开卷考试,感谢毛哥,考前备足了资料,焉有考得不好之理?

教学实习(电工):★★★

没啥好说的,没本事做这种技术工,过了就好。

离散数学结构:★★★★

本学期学得最好的一门课之一,虽然考分不是最高的。有人把骆源老师称为”唐僧”,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个老师很不错,特别是有一次看到他夹着一个小熊带着女儿慢跑,感觉相当的Q。不过这门课讲课的重点有点本末倒置,个人以为图论比集合论重要,应该占更大比重。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另一门特别特别伤心的课。作业认真做了,复习认真复习了,该看的几乎都看了,结果唯一几个没注意看的考到了,10分的网络题,估计1分也没有。。。竟然连浮点数加法也算错,对自己也很无语。。。考完了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不知道该怪谁好,想来想去只能怪自己。。。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没想法了,4学分的课那么儿戏,2分钟不到就把我打发走了。代码不查,运行不看,难道就按实验报告评分?也许真的叫一切靠自觉,收获是自己的。。。

法律基础:★★★

没有题库,法盲一个。有了题库,人人都能说出点道道来。

邓小平理论概论:★★★

上课还有点收获,成绩又一次让我崩溃。。。如同毛概一样的7字大头,无语了。。。这就是命啊。。。

算法设计基础:★★★★★

超难的一门课,也是考前唯一觉得可能挂的课。没有书几乎就没有会做的题,有了书其实也不会做几道。不禁感叹自己的确创造力不足。考完后大家其呼”任教主(任庆生老师)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更有甚者有人喊出了”嫁人就嫁rqs”的口号,结果可想而知。不得不狠狠地赞一下!

模拟电子技术:★★

莫名其妙的上课,闻所未闻的考试,丢人啊丢人。。。

注:★号只代表本人主观感觉,不代表评价任何课程和老师好坏。

SCJP证书

前两天收到了SCJP的证书,原以为是快递的,没想到是以挂号信的形式。说实话证书制作得很一般,比较粗糙,而且还没有编号,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编号在考试的成绩单上有,可以用它登陆Sun的网站查看自己的信息。看来成绩单比所谓的证书重要得多,比较无语。。。

我的证书:

人民币上的风景

转载自http://www.duogao.com/focus/2007-01-19/11691475343152.html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你想知道都有哪些风景曾被荣幸的印上它们的背面,在担负商品交换媒介职能的同时,也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递着浓缩自然、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中国精神吗?

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第3版100元背面

人民币
颐和园 – 万寿山

颐和园,位于北京城西北郊,原是清代皇家花园和行宫,距离天安门二十公里整。颐和园因地制宜,布局讲究,山中有山,湖中有湖,山湖竞秀,殿阁峥嵘。整个景区规模宏大,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颐和园在1998年11月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侵略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改名颐和园。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光绪二十六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翌年修复。

万寿山,属燕山馀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 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第5版100元背面

人民币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北海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金代又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官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明代向南开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时期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1925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1949年后,党和政府拨巨资予以修茸,并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北海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68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它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2元背面

人民币
延安宝塔山

延安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延河之滨。在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因山上有塔,通常称作宝塔山。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就是宝塔山和红五星。国家邮电局发行的纪念邮票中也屡屡出现宝塔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句热情的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宝塔山上,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花草争艳。延安旅游集团公司成立后,又投入大量资金,在山下修仿古式山门、上山踏步道,整修了摘星楼、烽火台、新添置了巨型大钟一座,巨型大鼓一尊。喻名”平安钟”、”太平鼓”,游人击之金声玉振,山鸣谷应,”一击则身体健康,喜气满庭;二击则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三击则国泰民安、普天同庆”。山上还修建了休闲观光设施和风味小吃,游人在游览之余还可。装饰了大量的泛光和霓虹灯具,一到夜间,宝塔、摘星楼、烽火台、上山道满山绿树相映在各色灯影中,恍若仙境,映照得山城延安更加秀美壮丽。宝塔山是延安最重要的游览区之一,中外宾客无不登山凭眺,纵观圣地全貌。众口一词:”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3元背面

人民币
井冈山龙源口石桥

龙源口位于井冈山下,是与井冈山资源共享的国家级风景区,井冈山斗争的第一个保卫战和红军史上第一个大胜仗──龙源口大捷在这里发生;境内还有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亲自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秋溪党支部旧址;有印上第一套三元人民币图案的大捷桥,朱德亲自题字的龙源口大捷纪念碑和红军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十送红军的原唱地──望月亭等景点景观。还有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秋溪乡暴动队旧址、世界奇观阿育塔、龙源口湖、绥远山原始森林、尚山庵等景观。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休闲度假、疗养健身的好去处。

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1元背面

人民币
八达岭长城

万里长城,人类的巨著!中华之魂!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全周影院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和北京旅游的”世界之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98年,八达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达岭的年平均气温比北京低3 ℃以上,成为”夏都”延庆的旅游龙头。迄今,八达岭长城已接待中外游客1.2亿多人次,370多位外国元首及世界风云人物在此留下足迹。

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2元背面

人民币
天涯海角 – 南天一柱

钱币上的图案做了艺术处理–让巨石屹立在大浪之中,显得雄浑壮观,实际上这块石头的位置是在沙滩上。科学家说近年气候变暖海面上升,也许有一天2元人民币上的图案会变成现实。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5元背面

人民币
长江三峡 – 巫峡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以幽深秀丽擅奇于天下。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巫峡两岸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 “秀峰岂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万峰”。十二峰之外,还有众多的险峰异壑,令人目不暇接。苍峡连彩霞,出峡复入峡。巫峡是三峡最连贯、最整齐的峡谷,分为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巫峡名胜古迹众多,除有十二峰外,还有陆游古洞、大禹授书台、神女庙遗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悬崖绝壁上的夔巫栈道、川鄂边界边域溪及”楚蜀鸿沟”题刻,还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纤痕等,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滋润了历代迁客骚人的生花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

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10元背面

人民币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的地位正如它的高度,是永远不能被忽视的。第四套人民币中10元的纸币选择它做背面图案。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地方,从中国境内眺望珠峰,它像一座金字塔,威严地耸立在一排雪峰之间。这张钱币整体色调以蓝色为主,设计它的时候就考虑到珠峰适合这种冷色调来表现。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主峰,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13米。位于我国西藏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的喜玛拉雅山脉中段。北纬27°59′ 15.85″,东经86°55′39.51″。山体主要由结晶岩系构成。冰川规模大,约有冰川600多条,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是低纬度地区现代冰川作用中心。冰舌的中上游普遍发育有高大的冰塔,为珠穆朗玛峰地区山谷冰川的特殊形态。珠穆朗玛峰的北、东和西南均有大型冰斗,使珠峰成为高出冰斗底部达 3000米的金字塔形大角峰。在珠峰北坡,海拔7450米处为冰雪和岩石的交界线,其下冰雪皑皑,上部因崖壁陡峭,风力强劲,冰雪无法积存而岩石裸露。峰顶常为云雾笼罩,似以珠峰为旗杠而自西向东飘动的旗帜,这是珠峰特有的气象现象,人称旗云。1718年清朝标记为朱母朗马阿林,1855年英国人命名为埃佛勒斯峰,1952年我国政府更名为珠穆朗玛峰。1953年5月29日英国两名探险队员首次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顶成功。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成功。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并在主峰顶竖起觇标,首次获得了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数据。1988年5月,中国、日本和尼泊尔运动员实现了从南、北坡登顶跨越珠峰的壮举。1989年国家建立珠峰自然保护区,面积3000平方公里。

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50元背面

人民币
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这里的壮观风景成为第四套人民币50元的背面图案。壶口位于陕西省宜川县与山西省吉县交界处,在此之前,黄河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峡谷之中,当流至壶口时,宽约400米的河床突然收缩到四五十米,河水奔腾倾泻而下,犹如从一巨型壶口倾倒出,所以起名”壶口”。由于河水的侵蚀作用,壶口瀑布每年都会向上游移动一小段距离,现在10元钱币上这个场景,几百年后会永远地消失在咆哮的黄河水中。

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

人民币
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冈上多井状盆地,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岗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天下第一山”。

巍巍五百里井冈,境内拥有100多处革命旧居旧址,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人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生动课堂。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你能找寻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革命实践的脚印;追寻到人民军队建设、土地革命、红色政权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历史源头;领悟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岗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的精髓;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碰撞;依稀还听得见当年”黄洋界”的炮声、”红米饭南瓜汤”的红色歌谣和”朱德扁担”的故事;接受那无数革命烈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英雄气概的洗礼。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孕育的井岗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泉。”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与民主革命时期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鼓舞着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气壮山河的斗争,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她必将成为推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英雄的山,也是一座风光绮丽的山、秀色迷人的山。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秀、幽、奇为一体,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高山田园风光应有尽有,有”同山不同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1982年井岗山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1998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1年被授予4A级风景旅游区。风景区总面积261.43平方公里,分为11个景区,76处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森林覆盖率高达80%;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大氧吧”。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游览井岗山时曾感慨万千,挥毫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

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1元背面

人民币
杭州西湖 – 三潭印月

人民币上的图案并非完全写实,摄影师所在角度只能拍到两座石塔。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万历年间,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岛的四周绕滩筑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间,在堤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特色。总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

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亭亭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是我国水上景园的典范,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

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为官,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5元背面

人民币
泰山观日峰

第五套人民币10元的背面图案是泰山,不过这个图案采用了空间”蒙太奇”的手法,把”五岳独尊”的石刻和泰山主峰两个场景放到一起,在现实中是看不到这样的景观的。泰山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第一高山,虽然它的海拔只有1546米,但却有极崇高的地位,是帝王祭祀天空和大地的地方,首先向世人宣布自己的皇权是顺应天道的。现在,泰山还以独特的地质构造。

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10元背面

人民币
长江三峡 – 夔门

夔门,在瞿塘峡入口处 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

杜甫在另一首诗中写道:”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从白帝城向东,便进入长江三峡中最西面的瞿塘峡。它包括风箱峡和错开峡两段水峡,从白帝城到巫山县大溪镇(黛溪镇),全长约八公里,在三峡中最短,了最为雄伟险峻。 “三峡束长江,欲令江流改。谁知破夔门,东流成大海”。陈毅同志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中写到的夔门,在瞿塘峡入口处。它”岸崖又壁立”(郭沫若诗),就象巍然屹立在江面上的巨大闸门,山岩上镌刻着”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因为奉节古称夔州,所以叫它夔门,瞿塘峡因此也有”夔峡”之称。长江劈此一门,浩荡东泻,正如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在《长江》一诗中所描写的:”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咆哮的江流穿过迂回曲折的峡谷,闯过夔门,呼啸面去。

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

人民币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国家的名片上怎么能少了这”天下第一”的风景?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50元背面

人民币
西藏布达拉宫

为了制作第五套人民币50元券的布达拉宫,上海印钞造币厂的两位高级美工来到拉萨考察。他们寻找很久,最终在一个水厂的厂房顶上找到”最佳角度”。他们先在这里拍照片、画素描图,经过反复修改和雕琢,最终设计出人民币上的图案。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过去曾是西藏统治的权力中心。

Ruby读书指南

转载自中华读书报,作者:熊节

随着Ruby和Rails的不断升温,可以预见很快就会有更多阐述某一细部的技术书籍出现,各种经验与模式也会结集出版。也许不久之后,就再也没人能像作者这样给出一份”Ruby完全读书指南”了。所以,能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就当做是Ruby与你的缘分吧。

看到这样一个题目,大概很多读者会记起这样一张图片:左边堆着高高一摞关于Java的技术书籍,右边则是区区两本关于Ruby的。炮制这张图片的用意显而易见,不过随着Ruby和Rails的急速窜红,Ruby图书也开始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问世–这也意味着学习者们需要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挑选适合自己的书了。

也许Ruby(以及Rails)正在像Java(以及J2EE)一样,不可逆转地变得越来越庞大,因此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图书来阐释。不过至少现在,我们还可以把所有关于Ruby的图书列举一遍–对于Java,这已经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说句题外话,之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急着写这篇书评,正是因为我相信它在不久之后也会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Programming Ruby(2nd Edition)

这似乎已经不是怪事:关于一种编程语言的经典教材,作者不是这门语言的创造者。就像Stan Lippman之于C++、Joshua Bloch之于Java、Martin Fowler之于UML一样,Dave Thomas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善于向别人讲解Ruby语言的人–至少超过Matsumoto是毫无问题的。也许正是因为自己也经历了”不懂到懂”的学习过程,有时候”旁观者”反倒比”创造者”更清楚学习者们需要什么。

所以这本书就是Ruby的经典教材。关于Ruby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工具,书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分”Ruby Crystallized”更加阐述了Ruby语言的一些细节和设计理念,其中第23章”Duck Typing”是刚从Java或者.NET平台走出来的读者不可错过的,因为对于类型与契约的理解、对于类与类型的理解,正是Ruby这种动态语言与 Java/C#等静态语言最大的区别之一。随后的第四部分提供了Ruby基础类库的速查手册。

Dave Thomas和Andy Hunt这两个”Pragmatic Programmer”并非浪得虚名:这本Programming Ruby虽然不是一本称职的参考手册,却足够帮助一个初学者步入Ruby世界而不致误入歧途,并且能够在很少见的一些情况下–譬如说忘了yield的用法–给有经验的Ruby程序员提供帮助。在我看来,这也就足够奠定它作为经典教材的地位了。由于封面上有一柄丁字镐,这本书也被昵称为”镐头书”–它正是你发掘”红宝石”(Ruby)宝藏的必备工具。

Agile Web Development with Rails

Rails的作者David Heinemeier Hansson说过一句大实话:”我从来不会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学习一种新的语言不是为了比较语言的优劣,而是因为这个语言底下的某个工具能给他的工作带来帮助。Ruby世界里的这个”杀手应用”,让Ruby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成为焦点的这个工具,就是Rails。

这是第一本介绍Rails的图书,又是由Rails的作者DHH和前面提到的Dave Thomas共同撰写,其价值可谓不言而喻了。许是两位作者有太多的”干货”想要交给读者,这本书的第一版被他们–不幸地–写到了558页之厚。书中首先展示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在线购物网站,让读者亲身体验用Rails进行敏捷开发的感受;然后针对Rails框架的各个组件和安全、部署等延伸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其内容之全面、探讨之深入,令人叹为观止。看起来,和Matsumoto不同,DHH很清楚应该怎么介绍自己的作品–不管是”浅出”还是 “深入”。

值得中国读者高兴的是,这本书的第一版已经由林芷薰翻译,电子工业出版社付梓。Rails仍然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从本书第一版截稿至今,Rails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因此这本中译本甫一面世便已经有很多过时之处。但这本书毕竟不是参考手册,作者更多地是在其中阐述 Rails的设计理念和最佳实践。对于英文阅读无法达到最快速度的读者来说,这个译本未尝不可以是一个称职的向导。

Rails开发者助手两种

不难想象,有很多性急的程序员会–就像我一样–草草了解Ruby语法之后就一头扎进Rails的绚丽宫殿,体验快速开发web应用的成就感,却不得不时时因为缺乏对Ruby语言的深入了解而感到迷惑:这个类里什么都没有,它为什么会工作?那个地方写的代码是什么意思?可是,要全面系统地学习 Ruby,又实在令人望而生畏。还好,我们有这本Ruby for Rails。书中介绍了一些Ruby语言特性–既有普通的也有高级的,都是Rails中使用到的。简而言之,这就是一本专门为Rails应用开发者提供的Ruby指南。更有趣的是,书中还用了一章(第17章)篇幅专门介绍”如何探索Rails源代码”,真可谓是”授人以渔”的典范了。

另一个”助手”则是Chad Fowler–他也是Programming Ruby的合著者–的Rails Recipes。和任何一本”菜谱”(recipe)一样,这本书不会教你如何使用菜刀与炒勺、如何把蔬菜切片–你可以从别的很多地方学到这些技巧。这本RailsRecipes教给读者的,是如何在 Rails环境下急就章地完成一个你需要的功能。譬如说”用户登录与身份验证”这件事,每个网站、每个开发者都曾经做过不止一次,这本书中就给了读者一个简单而可靠的解决方案,读者只要抄抄改改,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个功能。对于初接触Rails(以及Web 2.0)、面对很多问题尚且无从下手的新兵来说,这本书确实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不过这本书的局限也同样明显:如果你需要的菜色超出了这份菜谱的范围,它就只好爱莫能助了;而且,仅仅给出解决问题的代码,却没有对应的单元测试,也让习惯了TDD的读者多少有些忐忑。在我看来,这本书对”授人以鱼”的专注恰好和前一本Ruby for Rails构成了一对”可怕的对称”,也让这两本书有理由共存于Rails开发者的案头。

Ruby In A Nutshell,以及Ruby老书四种

作为Ruby语言的缔造者,Yukihiro Matsumoto只能写一本”果壳书”,这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O’Reilly的”果壳书”系列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们缺乏深度,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快速入门的好帮手。但Matsumoto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创造了Ruby,却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种语言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后来他经常在 Ruby on Rails讨论组活动,从中了解一些精妙的Ruby用法。其结果也很自然:这本Ruby In A Nutshell作为语言参考中规中矩,但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妙处–例如在DSL方面的应用–却语焉不详。再加上它所针对的Ruby版本是略显过时的 1.6版,也让这本书的地位略显尴尬。

和这本”略显尴尬”的Ruby In A Nutshell比起来,另外的几本老书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可读的价值:它们出版于2001或者2002年,既不针对最新的Ruby版本,又没赶上 Rails的热潮,作为语言参考也缺乏Matsumoto那样的权威性,所以这几本书也就被归入”不值一读”之列了。它们是:

Ruby Developer’s Guide,Syngress Publishing 2002

The Ruby Way,Sams 2001

Making Use of Ruby,Wiley 2002

Teach Yourself Ruby in 21 Days,Sams 2002

Ruby 奇书两种

称它们为”奇书”,因为它们的主题实在偏颇。先看这本Enterprise Integration with Ruby:虽说脚本语言常常被称为”胶水”,有多少人会当真想到用Ruby去做企业应用集成?不过细看之下,这本书多少有些名不副实之嫌,因为它真正介绍的无非只是如何访问数据库、如何操作XML、如何通过SOCKET通信之类比较底层的技术而已。在一个生僻的题目之下写着另一些生僻的内容,尽管这些内容算得上有趣,但我还是要对那些没有读过这本书的Ruby程序员说:你没有错过太多–尽管这本书与你想象的并不一样。

最后要介绍的这本书更是备受争议:有人盛赞它是”精通Ruby的必经之路”,也有人批评它沉溺于奇技淫巧缺乏实用价值。但无论褒贬,更多的读者正在逐一挑战其中的谜题 –这本书就是James Edward Gray所著的Best of Ruby Quiz。这本书(目前出版的是第一卷)列举了25道题目,读者大多可以想出一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往往还能 通过思考和重构找到第二种优雅的设计,但这本书却给你列出了第三种、第四种真正精巧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Ruby技巧才能得出的解决方案。这些题目的最终解法之巧妙,常常令人拍案叫绝(或是破口大骂)。不过这些”奇技淫巧”也并非全无用处,例如书中很多题目在解答时都用到了正则表达式,理解这些解答对于深入学习正则表达式的用法是很有帮助的。

草率而又艰难地,我们粗粗浏览了2006年6月之前出版的所有Ruby图书。迄今为止,所有这些Ruby图书都是针对整个Ruby语言、或是针对Rails框架的,只是关注角度各有区别。随着Ruby和Rails的不断升温,可以预见很快就会有更多阐述某一细部的技术书籍出现,各种经验与模式也会结集出版。也许不久之后,就再也没人能像这样给出一份”Ruby完全读书指南”了。所以,能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就当做是Ruby与你的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