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08年06月

我爱交大

我爱交大,

喜欢学校的一切,

喜欢那个在图书馆看书、睡觉的自己;

喜欢那个在湖边漫步,吹拂着微风的自己;

喜欢那个在教室看报纸,和同学侃山海经的自己;

喜欢那个坐在寝室,无聊发呆看动画的自己;

喜欢那个穿着拖鞋,啃着路边牛筋的自己。。。

喜欢这里的一切、一切、一切。。。

当往事不再回头,是否可以留下一片曾经的云彩?

今天,我毕业啦~~

毕业典礼开始前

上海交通大学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工程训练中心,遥想那个金工、电工,做民工的我

曾经的电工楼,梦开始的地方

华联生活中心,这里有黑店,同时也有美味的米粉

物理楼,还记得那一叠叠厚厚的实验报告吗?

小河流淌的求实路

包图,大学四年最怀念的地方,也是交大的精髓所在

思源湖畔,湖心亭景

和雄鹰一样展翅

大学四年,让我升次旗吧

沉思,传说中的拖鞋门

每次进校,最熟悉的一瞥

拖鞋门前的留影

古老的上中下院,是交大文化最好的传承

中院

中院走廊,多少次穿梭其间,来往于各个课堂

下院

南区,我生活的地方

电院,我成长的地方

电院”五角大楼”前的留念

凯旋门前

紫气东来”庙门”,交大的象征

行政楼前,最后的谢幕

上海交通大学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转载自:交大新闻网

6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闵行校区新体育馆隆重举行。现任与前任校领导马德秀、张杰、范绪箕、谢绳武、苏明、朱正纲、印杰、潘国礼,教学名师洪嘉振、郑树棠、乐经良、王如竹,抗震救灾仁济医疗队队长王坚等与四千毕业生共同出席典礼。常务副校长叶取源主持。

毕业典礼开始前,校领导亲切会见了优秀毕业生代表,其中有部分赴国家重要行业、西部地区、基层等就业的毕业生。党委书记马德秀老师深情地说:”选择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希望你们在毕业之后把交大的精神传承下去,在国家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教授致辞,为同学们上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他指出,感恩与责任是交大校训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交大人总是能将自身的成长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张杰校长勉励毕业生们点燃激情,放飞梦想,积极投身到社会发展的伟大浪潮中,达到理想的彼岸。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校医护工作者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和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抗震救灾仁济医疗队队长王坚老师发言,向同学们诠释了责任与使命的含义。他说:”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

来自电信学院的毕业生代表项世荣在发言中说:”今天我们就要告别母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牢牢铭记你们的教诲,奉献青春,决不辜负母校和祖国的期望!亲爱的母校,我们永远是交大儿女,我们永远努力为您增光添彩!”

毕业生向母校献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饮水思源”纪念品。它长2008毫米,高112厘米,原木底板上印有2008届毕业生的姓名,正中为”饮水思源”四个大字。整个构图意指全体毕业生将心存”饮水思源”校训,续写自己和母校的光荣与梦想。

在即将跨出校门的神圣时刻,全体毕业生起立握紧右拳,庄严宣誓:”我将谨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之校训,恒德惟实,精勤不倦,任事足践平实,图成志存高远,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己任,为振兴中华、造福人类而奋斗终身。”宏亮的声音在体育馆里久久回荡。

在毕业典礼上,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以及赴西部地区就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国防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的本科生受到了隆重的表彰。老师们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请大家将学位帽穗从右边拨至左边。祝贺你们,今天毕业了!”张杰校长主持仪式,向全体毕业生统一授予学士学位。在学生管乐团的伴奏下,毕业生们齐声高唱《歌唱祖国》,唱出满腔的激情和誓言。毕业典礼在歌声中圆满结束。

张杰校长在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张 杰

2008年6月26日

亲爱的同学们:

明天,你们就将离开母校,离开一起学习生活的老师、同学,踏上远行的道路。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作为你们的师长和朋友,我来给你们讲这最后一课:感恩和责任,激情与梦想。

感恩和责任,这是交大校训的精神内核,是与生俱来的。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恩和责任的精神,交大人总是能一次次在民族危难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正是有这样的感恩和责任的精神,交大人总是能将自身的成长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秉承着这样的信念,薪火传承,艰苦奋斗,才造就了今日交大的辉煌。

今天我们请到了交大第36任老校长、94岁高龄的范绪萁教授和当年为大家举行开学典礼的、交大第38任校长谢绳武教授来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他们是老交大人的杰出代表。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今天,我们的国家经过了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何加快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复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我相信同学们离开母校、走向社会以后,一定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自己的青春智慧,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中,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交大的发展从来都充满着创新的激情和梦想:从南洋公学成立之初的特班、三十年代的东方MIT、到中美建交前的交大教授访美代表团的破冰之旅、劳动人事制度的管理改革、再到闵行校区的全面建设和战略转移、以及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探索,无不体现出交大人”努力拼搏,求真务实,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我们国家正处于快速的发展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对所有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机遇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点燃激情、追求梦想的时代。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激情,继续坚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梦想,积极投身到社会发展的伟大浪潮中,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辉煌!

亲爱的同学们,在人生的长河中,四年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四年的记忆,四年的收获,却可以很多很多,值得一生珍藏。回首在交大度过的时光,大家一定会有强烈的感受,交大是点燃激情的地方,交大也是大家放飞梦想的地方。

如果有人问你,你母校交大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你可以这样回答:

我的母校是一个历史悠久但充满活力的大学。

我的母校是一个几经磨难但百折不挠的大学。

我的母校是一个以感恩和责任为校训的大学。

我的母校是一个点燃激情和放飞梦想的大学。

我的母校是一个敢为人先并为中华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