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introduction for Spoken English Test

Now, I’m studying in the SEIEE of SJTU, and I’m very proud of being a SJTU student. The first time I came into the campus, beautiful surroundings and nice atmospheres really impressed me much. I became to love this school very soon.

I choose my major of Electr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sake of my interest. Being an engineer or even a scientist is also one of my dreams when I was a child. Now it is time to achieve it. Because of that, study doesn’t seem to be hard work for me although the subjects are really difficult to learn.

In my spare time, I like reading books. Among all kinds of books, detective story is my favorite. I think that as human beings, we can just lead a single life style at one time. We cannot experience everything. So in order to broaden our mind and enrich our knowledge, we must read more. The second thing I like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which almost all the boys like.

Next semester, I may go to study in KU as an exchange student. It will be a great challenge to me since I have little idea about both Korea and Korean. But in my opinion, to some extent life is a kind of adventure. If you don’t experience it, you don’t know what will happen. So it may also be a good opportunity for me and I’ll try may best to do it with the belief: Something attempt, something done!

Room 104, Lower Building, SJTU
Dec.31, 2005

历时三年的等待 《圣斗士星矢 冥界篇 前章》

经过三年的等待,日前在日本资讯志Newtype的网站新闻频道终于放出了《圣斗士星矢 冥界篇 前章》前两话的剧情介绍。今天终于看到了《冥界篇》的第一集,从文字内容来看动画对漫画原作的改编幅度不小:

第一话:强渡!阿格龙河 2005年12月17日播放
  紫龙,冰河,瞬三个人为了保卫正受着冥王哈迪斯威胁的世界,从崩塌的哈迪斯城,前往雅典娜所在的冥界。经过紫龙的老师,天秤座童虎的指引,超越第七感的第八感“阿赖耶识”觉醒了。他们终于成功地活着来到了冥界。由于哈迪斯的力量,他们几个在途中分散了,瞬先到达了通向冥界的入口,遇到了星矢,最后,来到地狱的三途川(阿格龙河)跟前的两人,要乘坐地狱的船夫天间形卡隆的船渡过阿格龙河。自然,卡隆不会让这两个入侵者轻易地过去。
    脚本:黑田洋介 演出·分镜:胜间田具治 作画监督:荒木伸吾、姫野美智 美术:行信三

第二话:寂静的审判庭 2005年12月17日播放
  制服了卡隆渡过了阿格龙河的星矢和瞬,来到了冥界的第一狱“プリズン”。他们走进了名为“审判大厅”的建筑,阻挡他们 去路的是冥界的审判官,天英星巴路隆的路尼。路尼裁决了星矢与瞬现世的罪,使用让对手所犯下的罪恶成为攻击他的力量的能力“リーインカーネーション(= =我英文白LINCANATION?|||||)”和“巴路隆之鞭”攻击两人。就在星矢和瞬以为就要败北的时候,突然出现的黄金圣斗士双子座的加隆救了他们一命。代替两人瞬间打倒路尼的加隆,让他们快些离开这个地方,自己则和追赶过来的冥界三巨头之一的天猛星Wyvern的拉达曼提斯对持。然后,加隆和拉达曼提斯出拳的瞬间,拉达曼提斯本人却离开了……
    脚本:黑田洋介 演出·分镜:佐佐木宪世 作画监督:荒木伸吾、市川庆一 美术:行信三

    注目的焦点都集中到了编剧黑田洋介身上,出了名的喜欢大刀阔斧改动原作的他会把《冥界篇》带向什么方向还真是个未知数,然而前两话就有剧情大跳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还是期待以后的每一集!

复变及格了~~我也生病了~~

本周复变函数的成绩出来了,感谢上帝,我终于及格了,还真是不容易啊!考试的时候三道积分题只会做一道,另两道折腾了半天才总算写了点东西,而第三张卷子的第一道题压根就一点都不会,考完之后我觉得肯定挂了,以至于消沉了好几天。总算托大家的福,使得这次考试成了一次教学事故,才使得我幸免遇难。王素芳老师够仁道,这位亲切的“邻家大妈”真是富有爱心、同情心,由衷地赞一下。不过非常反感出卷子的王健,我说你何必出卷子出得这么变态捏!?

不过在看到分数的后一天我就开始生病了,已经连续发烧三天了,今天才稍微好了一些,正是很无语。难道为了及格,这就是必须的代价!?如果是我也认了,毕竟以一病换一次及格我觉得还是值得的。身体上的痛苦总比心理上的好,虽然还有些头晕目眩,脑子还是糊里糊涂。。。bless一下自己,早点康复,回复正常人的生活。

东海 · 深水港

昨天被班长逼着去参加了“上海市民看洋山”活动,参观了一下传说中马上就要开港的洋山深水港。其实我对这个港倒是没什么感觉,不过登上了雄伟的东海大桥,眺望了一下一望无际的大海,还是感觉挺有sence的。另外还见到了在建中的上海海事大学新校区,那个校区叫远啊,刚看到校区,我的手机就收到了“浙江移动欢迎您”的短信。。。bless一下明年要搬过去读书的老姐~~

路上看到的貌似凯旋门的建筑

导游小姐给我们介绍深水港的情况

东海大桥上的留影,这里貌似是个景观,不过忘记具体叫什么了-_-

过几天的开港仪式就要在这里举行

洋山深水港

洋山的风貌

日落的东海

在建中的上海海事大学,将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读书的孩子真是命苦~~

微软的过去和Google的宿命

转载自:http://home.wangjianshuo.com/cn/20051010_ecegooglec.htm  作者:王建硕

对于Google,大家总有话说。有Google的铁杆粉丝,也有面对最近Google的扩张而有些迷茫的粉丝,更多的人是今年才听说有Google这个名字,关注起来,并义无反顾的成为新的粉丝。。。

大家喜欢把Google微软进行比较,比来比去,得出结论Google是家比微软好的公司。我看这个结论下得有些早。

似曾相识的辉煌

Google的上市,似乎回应了Netscape在1995年掀起的互联网热潮。Google推出的产品,出一个,大家爱一个,好似到了一个盛世。

想想微软的过去,更加辉煌。那古老的日子里,计算机业界的老大IBM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微小”和“创新”的微软给了一代程序员希望。曾记得1995年Windows 95发布的1995年8月24日,整个多伦多CN电视塔被Windows 95的旗帜包裹起来,帝国大厦也被通体刷出了Windows的三种颜色。这这code名为Chicago的操作系统,是多少人追捧的目标。

当OLE技术出来的时候,它让用户可以把对象从一个应用程序拷贝到可以拷贝另外一个应用程序;COM让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控制另外一个,就不说 Windows 3.1的彩色启动画面以及Windows 95的Start按钮给人带来的冲击了。这一切出来的时候,在当时所受的追捧程度,一点不亚于现在的Google发布的任何一项产品。只不过这些名词,有些生疏了,记不起来了。

创新和达尔文主义

Google是创新的,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最近接连推出的新产品,让大家眼睛一亮,再亮,直到眼花缭乱。著名的20%的时间自由支配就是支持这种创新的机制。

微软也是创新的。关于创新,它一直在微软的血液里面。微软内部的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Windows 95时代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迈克尔-德拉蒙德所写的《微软帝国叛逆》就讲述了OpenGL组里三个工程是坚持认为世界上有比OpenGL更适合Windows系统的图形引擎,于是掀起了微软内部的战争,秘密开发DirectX引擎。战争最终以更多的内部的部门采用更快更简单得DirectX而不是OpenGL,并使OpenGL组最终转变成为DirectX组而告终。这内部的种种创新的故事,已经有很多本书的记述了。

微软的产品在内部的残酷的竞争,多少团队的产品不及准备发布,就已经被内部淘汰。太多大家没有听到过的产品,就经过内部达尔文主义竞争下岗了。同一种技术,多个部门同时研发,谁找到了更多的内部或者外部的产品基于你的技术开发,谁就能活下来。而选择什么样的技术的慎重程度,也绝不亚于对外部公司的要求,因为如果自己选择的技术没有前途,也就意味着自己的产品前途暗淡。上千人的NetDoc队伍,就是要击败微软自己的Office,结果历经三年,Office如期发布了Office XP,而NetDoc还没来得及发布就被解散。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其他的各项应用,也随之解散或合并。这些殉葬者就是在内部评估的时候,把堵压在了一项技术上。微软内部,所有的团队都要在内部兜售自己的产品,没有合作者,没有使用者,就没有未来。

时代的变迁

一个时代,孕育出一个公司。一个新的时代产生了,它孕育的公司就会有更大的号召力。苹果的乔布斯一句“你希望一辈子卖糖水,还是希望有机会改变整个世界?”让斯卡利毫不犹豫从百事可乐的CEO的位置跨入了个人电脑行业。一个行业取代传统行业的主流地位,说快不快,变化总是那么不知不觉,没个上市或者产品发布这样的大时间做标志,就让人摸不清脉络;说慢也不慢,微软的辉煌看似电脑业最不可能改变的神话,却也在短短的十年间改变了,只不过真正的危险,不是曾经预测的美国司法部。

而微软的成功更在于Internet大潮到来的时候,延续了上一个时代的辉煌,并没有随之死掉。Netscape上市的1995年,微软先是毫无动作。在明显落后的时候,比尔-盖茨在12月7号写的那封长信:The Tide of Internet(互联网的大潮),让微软这艘航空母舰像鱼雷一样的180度大转弯,向新的互联网方向扑去。这个日子倒是选得意味深长。这一天,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纪念日。这天之后Internet Explorer的团队迅速扩大,并一周7天,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苦干了两年,到98年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多Netscape的市场了。回顾历史,微软作为一个公司,做得已经很不容易了。

Google的威胁

最近越来越多地人觉得开始提Google的威胁了。其实Google没有做错什么一样,就像微软也没有做错什么一样,只是它越来越强大,进入了越来越多的领域,让越来越多地人开始觉得害怕了。今天感到害怕的可能还不是你,但明天呢?而更可怕的是,Google的成绩单太好,做得太优秀,让所有的人都固执的认为,如果Google做什么,肯定能成功。就像微软只有操作系统的时候,除了IBM担心以外,大家都开心。慢慢的,微软做办公软件了,做数据库了,做邮件系统了,做家庭娱乐了,每一样都给业界带来震撼,朋友一个一个地变成了敌人,敌人一个个受市场所迫成了朋友。去年微软开始传出要做杀病毒软件了,对于微软巨人这么小的一个举措,让所有的现有杀毒软件厂商都觉得自己头皮发麻,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它以前做得太成功了,给人了压力。

不说产品,单就从招人来说,IT公司的经理们有多少有自信自己的员工可以抵得住Google的诱惑?如果自己的开发人员足够优秀,并有幸被Google看中的话,自己担不担心呢?这种优秀人才从四面八方往Google聚集的场面,让人恍然觉得在仅仅10年前曾经上演过,不过那时候让业界担心的是微软罢了。Google不进中国,光环自然在那里,一旦进入这个游戏场,就不是原来那个可爱的Google了。用户选择Google倒是轻松,业界里的厂商们,是做敌人还是朋友,这是个问题。因为一个不断壮大的公司,总有一天回到了你的一亩三分地里来。Google作为公司没有做错什么,错就错在它是家过于成功的公司。当一些人紧张没有关系,如果整个IT届都为了一家公司紧张了,这家公司就是人民公敌。这,就是被称为“邪恶”的微软的历史告诉我们的。Google能够逃脱这个宿命吗?

自然的轮回

一个公司,就像一个人,也像自然中的任何东西,是有生命周期的。当他生机蓬勃的时候,就像幼儿学步一样可爱,虽然谁都知道人必有老去的时候,但没有到那一天真正到来,总觉得还很遥远。今天的花,明年就不在;现在看到的木头,过了100年未必还是完整木头。现在的公司,总是有成年的那一天,也有衰老的一天。只不过这周期,越来越快了。老字号们动辄百年老店,千年老店,只因为“张小泉”剪刀从明朝开始到现在还是那个剪刀,全聚德百年来的鸭子还是那个鸭子,多少的生意的盛衰都慢慢的轮回,都以我们不察觉的速度完成。百年老店经过百年,虽没死掉,在生活中的位置确不能同日而语。而IT这个行业,一两年就可以出一个新产品;到了互联网,更是一两个月就会有大变化。产品研发的加速让公司的兴衰随之加速,才让我们这些寿命不过百年的人们有幸快速的经历一个一个公司从幼年到青年到老年的轮回。

IBM代表着大型计算机和硬件业界的一个成就,没想到,被一个只做软件的微软超越;微软代表着平台和软件系统的一个成就,这个成就,正当大家翘首以待,是不是有更强的软件企业超越的时候(Linux就是一个这样因为思想的惯性而被看好的),没想到从互联网行业会杀出一匹名叫Google的黑马。Google被谁超越,现在还不好说。思想的惯性总是这样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

Google是家好公司,就像微软一直是家好公司,更像如繁星一样的计算机历史上的还存在或者已经不复存在的著名的公司一样,都是好公司。不过,宿命还是宿命。看多了人间的生死,就知道人会死。人的死,从来没有坏死或者笨死的,而是宿命如此;好公司的死,虽有种种的不同的病因,但更是自然的轮回使然。

注一:声明自己在微软工作过,难免有屁股决定脑袋的嫌疑,作出不公正的结论。特此坦白。

注二:本文仅仅是希望我们再看公司的差异的时候,考虑进时间的维度,看一看一家公司的过去,再看看另外一家的公司的未来,才能体谅到每家公司的不易。

注三:手头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刘力明先生在1995年写的《电脑业世纪商战:IBM、苹果、微软创业争霸纪实》,看到几家公司的创业,感触很多。另外一本名叫《硅谷商战》是九九年买的,读了很多遍,硅谷的故事熟烂于胸。不过最近才注意到,作者名叫李彦宏,而这本书的序言落款是:“组稿编辑 张朝阳 于清华园 1998年12月”。那个时候,李彦宏还没有回国创办百度,张朝阳的搜狐也刚刚开张。这才几年,两个上市公司就这样走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