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留念

岁月如歌之大学篇(5)——再见,交大!

终于,终于,终于。。。尽管有千万般的不舍,终于还是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夏日的阳光仍旧挥洒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仰思坪的白鸽依旧自由地飞翔于这片蔚蓝的天空中;思源湖畔的杨柳树下,依旧那么宁静安详。。。不同的只是,南区体育场,那片我们生活的、最熟悉不过的喧闹的地方,如今,安静了。。。望着空荡荡的南区体育场,终于明白,我们已成过去时了。。。

该怎么形容我的大学呢?也许,爱到最深处的真挚是那么难以言表,纵使脑海中回荡着一切一切与交大有关的片段,却再也无力组织起贫乏的语言,就这样挥别,就这样恋恋不舍。

依旧记得,提着行李包,第一次走进寝室的那一刻,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而又新鲜,抚摸着一丝灰尘覆盖的书桌,整理着木板咯吱作响的床铺,明白了这是我大学四年将要生活的地方。

依旧记得,第一次在交大的晚饭就是在这个四年来被我们”深恶痛绝”的西区食堂的川菜馆吃的。迎接新同学的横幅仍历历在目,川菜的麻辣饭香仍缭绕于鼻,回首四年间吃过的饭菜,原来最难吃的西食,却并不是那么让人”深恶痛绝”。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依旧记得,在交大的第一堂课是在一个古老的名为”下院”的地方上的,破旧斑驳的课桌以及黑板上杂乱的矩阵行列式,开始了大学四年一门门不曾学懂的必修课,不曾闻到书香,然而却能切身感受到知识的芬芳。

还不曾忘记,那个传说中至今未曾相遇几次的冬雪;那个在暴雨中一次次成为河塘的桥洞;那个骑着单车颠簸着去做实验的沿河小径;那个豪言”考前大进补”如今再也见不到的老鸭粉丝汤;那个每年春天争相留影的樱花浪漫;那个戏虐为豆腐渣总是滴滴嗒嗒漏水的E楼走廊。。。

只是这一次,这些都已成为了回忆。。。

我爱交大,爱那个喜欢在图书馆看书、睡觉的我;爱那个在湖边漫步,吹拂着微风的我;爱那个在教室看报纸,和同学看侃山海经的我;爱那个坐在寝室,无聊发呆看动画的我;爱那个穿着拖鞋,啃着路边牛筋的我。。。

只是这一次,我们真的已经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那个最喜爱的图书馆,可以睡觉、看书、瞅MM;

回不去了,那个每到考试费劲体力的占座大战,每一次都让人性味盎然;

回不去了,那个每天清晨车水马龙的校园景象,校园的气息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浓烈;

回不去了,那个下课中午万人空巷的抢饭百团大战,为什么这么难吃的饭总有这么多的人抢;

回不去了,那个总是徘徊于寝室套间的dota叫喊声,虽然讨厌,却怎么又让人那么怀念;

回不去了,那个曾经熄灯后的寝室夜聊,夜的宁静诉说着我们各自的心声。。。

即使流泪,也不曾忘却,只是如今,却只能无奈地告别。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曾经的云彩,属于这里的,是我们火热灿烂的青春。

再见了,交大,我深爱的大学!Love You Forever, My Beloved Utopiate!

08年7月17日 夜

上一篇:岁月如歌之大学篇(4)–五味大三,成长烦恼,幸福时光

今天,我毕业啦~~

毕业典礼开始前

上海交通大学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工程训练中心,遥想那个金工、电工,做民工的我

曾经的电工楼,梦开始的地方

华联生活中心,这里有黑店,同时也有美味的米粉

物理楼,还记得那一叠叠厚厚的实验报告吗?

小河流淌的求实路

包图,大学四年最怀念的地方,也是交大的精髓所在

思源湖畔,湖心亭景

和雄鹰一样展翅

大学四年,让我升次旗吧

沉思,传说中的拖鞋门

每次进校,最熟悉的一瞥

拖鞋门前的留影

古老的上中下院,是交大文化最好的传承

中院

中院走廊,多少次穿梭其间,来往于各个课堂

下院

南区,我生活的地方

电院,我成长的地方

电院”五角大楼”前的留念

凯旋门前

紫气东来”庙门”,交大的象征

行政楼前,最后的谢幕

学位授予仪式

电院分党委书记张安胜发言

计算机系主任傅育熙教授发言

余勇教授主持

网络蚂蚁作者,我系91届校友洪以容发言

傅育熙教授

陈翌佳副教授

我系客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吕宝粮教授

过敏意教授

李明禄教授

来学嘉教授

教师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授予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