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空虚?如何克服?

百度里的回答: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心理空虚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造成的。因为不思追求,失却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不会有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愉。因为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就会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就会感到寂寞难忍。于是,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的饥饿,就有可能因寻求刺激而去抽烟、喝酒、赌博、甚至闹事,以此来排遣时间。个别的还会走上偷盗、奸淫等犯罪的道路。空虚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空虚与慵懒不同。慵懒是心理上的懒散,是惰性使然,慵懒虽然是诱发空虚的条件,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的温床,但慵懒未必一定导致空虚,因为慵懒的人心理上也可能很“充实”——喜欢懒散生活、满足懒散现状,尽管这种“充实”是消极的,对常人来讲是难以理解的,但慵懒的人并不会感到心理空虚。当然,慵懒的人如果逐渐感到无聊、寂寞、万事不称心并向往通过消极的新鲜刺激来排遣此种心情,以消磨时光,则就会演变成空虚的人。

另一个网友这样说:

如果你感到空虚了,说明你需要思考了,需要行动了。你的潜意识认为自己需要帮助,需要和周围人接触,获取社会关系,获取知识。这是一种危机感。

第三种答案:

无所用心,无所事事,没有激情,没有冲动,人因此而感到自己的虚无,自己的沦落,自己的无力,自己的依赖,自己的无能,自己的空洞。人们找不到真正的生活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做什么好。人心是空洞的,因而人生是无聊的。

人的本性就在于运动,完全的安息就是死亡。他比不耐烦忍受困苦的工作更不耐烦忍受无所事事。于是人们就以辛勤的忙碌和游戏消遣来排除自己的无聊,用各种事体来填充自己的空洞,用热闹和纷扰来掩盖自己的心灵空虚。幸运的是,虽然一点点小事就可以刺疼我们,但一点点小事也可以安慰我们,就可以转移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开心。

于是人们想方设法地派遣自己,让外物占据自己。我们使人从小就操心着自己的荣誉、自己的财富、自己的朋友,甚至于自己的朋友的财富和荣誉。我们把各种业务、语言学习和职业训练都压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懂得若是没有这些操心他们就不会幸福,因而使他们从早到晚劳苦不堪,而这竟然真的使他们幸福!若是他们还有空闲,我们就劝他们从事游戏和娱乐,使他们培养一些嗜好,于是他们就快乐了;就好比在阻碍人们看见悬崖,他们就会无忧无虑地在悬崖上奔跑。人类既然不能治疗死亡、悲惨和无知,他们就认定为了使自己幸福而根本不去想这些。人心是空洞的,于是人们往里填充,可是填充的并非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是垃圾。所以帕斯卡尔感叹说:人心是怎样的空洞而污秽啊!

帕斯卡尔说,正是这种忙碌和消遣才是我们的最大不幸和苦难。“唯一能安慰我们的可悲的东西就是消遣,可是它也是我们的可悲之中最大的可悲。因为正是它才极大地妨碍着我们想到自己,并且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消灭自己。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会陷于无聊,而这种无聊就会推动我们去寻找一种更可靠的解脱办法了。可是消遣却使我得我们开心,并使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到死亡。”所以,消遣是恶,快乐是罪。

因为,人还有一种基于伟大的原始的天性的本能直觉,使他潜在地意识到幸福实际上不在于这种消遣和娱乐,而在于某种安宁。这时他才会真正地感到有家可归,感到有依靠和有根基。而日常的事务和消遣却蒙住了他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自觉的归宿。因此我们要取消他们的那些操心,这时候他们就有可能看到他们自己,就会思考自己究竟是什么,自己从何而来,自己该往何处去。这样,就可以说,本来是使我们最难受的无聊,现在反倒是我们最大的福祉,因为它比一切事物都更能有助于我们寻求真正的治疗。

最后一种答案很简单:

人会空虚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做事情的动力,等你找对位置就不会空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