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与中国机械、动力、能源
■编者按
1913年,在北洋政府执政时期,伴随着“实业救国”的教育思想,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应运而生。从“实业救国”到“科教兴国”再到“人才强国”,在百年交大的发展历程中,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了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实业家,为国家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最早的中文打字机、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飞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更是有2人毕业于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交大机械动力学科以振兴民族制造业为己任,以创建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建设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连续4年荣获7项国家科技大奖。
人才篇
一个世纪以来,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始终以振兴民族制造业为己任,秉承交通大学“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良传统,结合社会和时代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优秀生源和优秀毕业生作为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最好品牌。从培养掌握科技知识的实业家,到培养行业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直到今天培养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逐步形成了具有交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水平上名列全国前茅,并在若干方面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钱学森:“上海交大在当时的大学本科教学是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航空航天泰斗钱学森,1934年上海交大机械系优秀毕业生,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写到:“我1935年秋就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这才发现,上海交大的课程安排与此校全部一样,实验课的实验内容也都是一样的。因此也可以说上海交大在当时的大学本科教学是世界先进水平。”
交通大学创立之初,就确立了以振兴实业为宗旨、培养融国粹与西洋文化为一体的实业人才的教育思想。1913年创立的机械科,重视引进西学,大胆借鉴吸收欧美大学的办学经验,当时就以美国同类学校为蓝本设置课程,教科书直接购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教师课堂用英语授课,外籍教师几乎占一半,努力使本校专科培养的学生达到欧美本科大学毕业水平。其他各教学环节也参照西方学制,不断完善和提高。“百里挑一”,“取其才而不取其势”成为当时录取新生的美谈。
钱学森对自己在母校严格而充实的大学生活一直记忆犹新,多年后回忆当时的情景,曾激动地说:“我要感谢那时的老师们,他们教学严、要求高,使我确实学到了许多终身受用不尽的知识。”
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成功的“源头活水”在哪里?不同的历史时期,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成果也在实践中不断收获。
在20世纪80年代,学院“坚持教学改革,高质量培养机械制造专业人才”教学成果获得了首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当时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是学院1952年设置的老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为了在老专业改革与建设方面有所突破,该专业坚持教学改革,在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解决了教学科研相结合的问题。
20多年后的今天,为了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学院“创建机械大类本科教学平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教学成果获得了2005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借鉴国际著名大学的办学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建机械工程学院为契机,在国内率先构建基础宽厚扎实、学科交叉复合的机械大类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平台。学院先后有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课程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
拿到美国顶尖大学的“洋学历”
2003年4月25日,一个平常但又特殊的日子,这天,在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12名研究生穿上了学位服、带上硕士帽,兴高采烈地接受“洋教授”和“洋同学”们的祝贺,从密西根大学校长手中接过了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证书。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国内首个与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学分互相认可,联合授予学位的大学。
深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国际化办学是学院的重要办学特色。2000年8月,上海交大与密西根大学签署了进行全面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协议,并获教育部正式批复。密西根大学工学院是全美排名前3位的一流工学院,上海交大把与密西根大学合作办学,建设一流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作为国际化战略的突破口,在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合作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密西根大学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合作。
合作办学五年来,共招收本科试点班5届,硕博联读试点班4届,800多学生享受了中西结合的“教育大餐”。如今,交大学生获密西根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共40余人;目前在密西根大学就读的交大学生约20人。今年8月,又将有近20名学生踏上在密西根大学的求学之路。2004年,上海交大与密西根大学合作办学的成果之一––《创建机械大类本科教学平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院在与密西根大学工学院共建取得实质性进展与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普渡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法国高等矿业等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在学生交换、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
遍布世界的杰出校友
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5~2006》显示: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一级学科排行榜中,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名列全国高校首位。另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的《中国大学评价》2006年最新学科排名,上海交大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均排名全国第一。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连续三年蝉联第一。虽然社会上对大学排行榜的客观性众说纷纭,但按一定规则统计评估,终究体现了方方面面对高校办学状态的一个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
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发扬上海交通大学“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实业家,晋升为院士的本院校友多达四十余名,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是机械系1934年毕业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原为涡轮机教研组主任、“歼八Ⅱ”飞机的总设计师顾诵芬院士是51届毕业生,航天部原部长王礼恒院士是62届毕业生、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闻雪友院士是1961届毕业生,等等,他们为我国的机械动力工程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现任上海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姜斯宪和副市长严隽琪都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并曾长期在学院工作、执教。谢绳武,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倪军,美国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曾荣获“美国国家优秀青年制造工程师奖”、全美杰出青年教师总统奖;康日新,中国核电集团董事长……这些杰出的毕业生为学院的百年历史增添了最光辉的一页!
师资篇
追述院史,1913年机械科最早的系主任是美国人谢尔屯教授,其后美国人狄克逊教授任系主任直到1922年。近百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处于学院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的老教授,还有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出类拔萃、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目前,学院共有近300名专任教师。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长江计划”特聘教授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近年来,学院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形成了迅速崛起的人才高地。
18名知名教授同开一门课
在学院学生的课程表上有这么一门特殊的课程,每次课堂的讲台上都能看到不同的面孔、听到不同的专业前沿知识。有年近七旬的热力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翁史烈院士,一位年事已高仍壮心不已、孜孜以求的老学者;有传热学专家、香港工程科学院郑平院士,一位习惯英语交流而努力用生疏的汉语授课的特聘教授;也有年轻有为的知名长江学者;还有一批风华正茂的杰出教授。
这18位教授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可是他们却同上一门课程––《机械与动力工程前沿》课程。一学期至终,学生可以领略到18位知名教授的师德风范和精湛的学术造诣,可以吸取来自机械与动力工程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它以讲座的形式,对于机械制造、先进电子技术、机器人、能源科学、特种加工等主要方面进行前沿知识的介绍。“能在大一听到崇敬的知名教授讲课,真是没有想到啊”,这是听课后学生的最大感想。
海外引智,构筑人才高地
自从2003年被交大聘为特聘教授之后,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的郑教授,把家从美国搬到了上海。郑平,国际工程热物理领域的著名学者,国际传热界最高学术奖–马克杰可奖的获得者。曾任美国夏威夷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和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曾荣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颁发的传热学纪念奖,美国航空航天协会颁发的热物理奖。引进学院工作短短两三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微流及热控研究中心建立,开展传热学方面的研究,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取得了骄人成绩。
一批批高层次、高水平的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从世界各地引入学院,带来了与世界接轨的科研课题、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中,像这样具有“特殊身份”的“新教师”占了相当比例。JayLee,美国智能维护中心主任,西西那提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程旭,德国Karlshrule研究中心核能ADS部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JackHu,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学院特聘教授……
近年来,学院聘请了近百名世界一流大学、著名企业的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工作,联合承担国内外重大课题,共同开展国际水平的科学研究,并以培养高水平博士为纽带,聘请海外知名教授开设研究生课程,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极大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用海外人才资源,柔性引进“外智”,跟踪学术前沿,实行开放式办学。这些具有国外学术精英的加盟,给教学带来“清新”之风,崭新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动态使学生大受启发,而且也使教学、科研取得较快发展。
去海外进修时最重的“行李”
去海外进修的教师都知道,除了带着长期出国必备的大小行李外,他们每个人都要背着一个更重的“行李”出国,这个“行李”很特殊,它不是背在教师的肩膀上而是放在每个教师心里。为了给中青年教师搭建国际化的学术研究平台,学院对每个去世界一流大学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的老师制定了五个“一”的进修计划:确定“一个”国际前沿研究方向、“一名”合作教授、发表“一篇”国际论文、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带回“一门”核心课程(移植教材、课程体系和实验,回校后用英语授课)。这五个“一”的进修计划就是他们出国要带的最重的“行李”。
自从实行五个“一”的进修计划后,学院几年来共派出了50多名青年教师去世界一流大学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通过进修,他们带回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科技前沿信息,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大力引进具有国外著名大学博士学历的教师,使教学、科研始终处于世界教育与科技的前沿,形成国际化的人才高地。目前,学院具有海外学习和进修经历的教师已达70%,涌现出一批整体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青年教师骨干。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国际人才交流,全面提升了学院的师资队伍水平,带回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科技前沿信息。
科研篇
学院历史上,从北洋政府时期“实业救国”创立机械科,到抗战时期创办航空工程系,到1958年创办“核动力工程”专业,学院根据国民经济与国家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学科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重大技术创新和重要基础研究领域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百年的蕴聚,培育了雄厚的科研实力,特别是在近20年的办学中,学院承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项目,积极发展产学研结合的联盟关系,使学院成为国家和上海的重点研究开发基地。
坚持自主创新––近四年荣获七项国家科技大奖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近年来,学院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紧紧把握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融入国家和上海市创新体系。
学院始终瞄准高新科技前沿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承担了大量国家攻关、“863”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省部级科技攻关及大量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有广泛影响的科技成果,并与国外企业和高校建立了较广泛的国际合作科研关系。近4年来,荣获7项国家科技大奖,省部级科技奖50余项。其中“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使用技术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个性化假体CAD/CAM技术与计算机辅助临床工程系统”、“多级离心压缩机气动设计技术与应用”等六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学院在研的重要科研项目有国家973项目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3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5项,2005年度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
学院非常重视基础研究,鼓励师生出高水平学术专著和论文,重视原创发明专利申报,部分发明专利已获得工程化应用和技术转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同学科中名列前茅,体现了学院基础研究的科研水平。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学科平台建设
在2005年的上海市工业博览会上,有一辆公交车引起了参观人员的浓厚兴趣,外观上与普通公交车毫无差异,但同是公交车,却喝着不同的“养料”。一般的公交车都是“喝”汽油跑路的,这辆公交车却是“喝”一种名叫“二甲醚”的清洁能源上路的。这辆“喝”二甲醚的公交车动力强劲,车内外噪声比原型车下降2.5个分贝,碳烟排放为零。
1997年,学院燃烧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低排污二甲醚燃料喷雾特性和燃烧机理的研究”,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甲醚燃料专用发动机。并在科技部“清洁汽车行动计划”支持下,进一步与上汽集团、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华谊集团等单位联手,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辆二甲醚公交车。二甲醚城市客车研制成功,对解决我国油品短缺矛盾、能源安全有重大意义。
学院积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融入上海市科教兴市主战略,发挥学科和团队优势,主动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通过整合学院资源,建成若干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先后成立了能源研究院燃气轮机工程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核电技术与装备中心。同时学院以闵行校区战略转移为契机,组建学科交叉交融的科技创新大平台,凝练重大科技方向,将27个学科方向整合成16个学科平台,以学科平台作为面向外界的大团队,以建设大平台、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培养领军人物为目标,进行重大科技攻关,努力成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
到2006年,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度过了93个春秋。93年,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弹指一挥间。但在这93年中,中国和上海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期间,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成长如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度过了诞生的萌芽期,走过了抗战的艰苦岁月期,得益于建国初期的巩固提高期,经受了文革的严重冲击期,完成了改革开放后的重新起步期,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层楼,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桃李满天下,名播海内外。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大事年表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指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电气机械科。
1937年,工业机械门改为动力机械门。
1942年,创办航空工程系。1952年并入华东航空工程学院;2003年11月,复建航空航天工程系。
1953年,动力机械系招收解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
1958年,创办“核动力工程”专业。
1996年,设立工业工程专业,1997年,成立工业工程系。
1997年,在原机械系和动力系基础上,分别成立机械工程学院和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2002年1月,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合并,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93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从无到有,从创建时的几十个师生、几间教室,到93年后的今天,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动力与能源工程系、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核科学与系统工程系、航空航天工程系5个系;4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3个授权硕士点和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及5个省部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一大批由学院培养的学生已在制造、动力、能源、航空航天领域担任重要职务或技术骨干,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动力、能源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闵行新楼群。
1991年,钱学森在授勋仪式上。
首批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获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
学生太阳能车队。
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车身制造技术卫星实验室。
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