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I admits that the final exam for the computer structure is not so bad, with many knowledge testing us not only memorying but also useful techniques. But whatever, what a shit exam! I have to say so, cause I had reviewed so many contents from both books and extra materials, but the result… There was only one kind of nets that I hadn’t reviewed, it was the one on test paper with 10 points! Not to say a ridiculous wrong solution with floats’ adding I did. Shit! Shit! Shit! I think I should put a release on these days’ unhappiness otherwise it maybe drives me crazy… That’s it. What a terrible job on the exam… I hate that exam, really!
分类目录归档:心情隽语
只说一点点。。。
昨天晚饭时,老爸问我明年大四时做什么选择?我说看着办,先找工作吧,工作两年之后看看需不需要读个工程硕士什么的。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我说不知道,看着办,也不是我想要什么工作就能有什么的。总该有个目标吧?考大学时也不是这样吗?那就找个尽量钱多的吧。。。
似乎进入大学后,类似的问题总是会时不时地提起,像紧箍咒一样。每次的回答都总是大同小异,而又模棱两可。想找什么工作?能找到什么工作?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说是时时刻刻我们都在做选择,可是最终的选择权又到底在谁的手中?看大四的offer榜,从不缺去Microsoft、Google等的大牛,什么样的大公司都有,可却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去。所以,找什么样的工作?还是看什么样的工作会找到我吧:)
到了大三似乎忽然想开了,抽出时间拼命地看动画、看电视剧、看电影、玩游戏,尽可能地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学着潇洒地过日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活在别人的期望中与活在别人的背影下同样痛苦。别人眼中的自己该是怎么样的其实并不重要,活在真实的自己中才最弥足珍贵。所以,我过我的市井生活,没啥不好,自得其乐:)
作别,2006
月夜,山脚下的灯塔一闪一闪,迎接归来的人们,2006年的最后一天就这样走过,从意气风发到满脸迷茫,再到如今的蹒跚前行,一年间仿佛走过了人生百态,阅尽了世间沉浮,暮然回首,青春的轨迹中勾勒出一个重重的转折。
一月的痛苦换来了二月的离开,无论当初的理由如何,第一次出国、难得的交换生经历都在2006年冬去春来的那个时刻脱去了镜花水月的外衣,成为了现实。如果说一年前的今天还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经历,那么同样想像中的激动也未发生在踏上异国土地的那一刻。只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淡淡的喜悦,仅此而已。
同样是学习,同样是娱乐,不同的只是身边的人群、耳中的语言。世界不再是东海之滨的那颗明珠,她变得如此宽广,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编织在一起,描绘出同样灿烂的笑容,第一次,有了拥抱世界的感觉,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广阔无边。
6月的骄阳遍洒大地的时候,最后一次登上南山塔,踱步汉江边,一一作别相处了4个月的伙伴,在不忍中离开了那片土地。大多数的伙伴,在那次作别后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再有相聚的时刻,离别是一种残忍,然而人生旅途必定充斥着这样的来来往往,我为成为他人记忆中的这样一个过客而高兴,同样也会珍惜每一段美好记忆中熟悉的脸庞。
梦醒时分,阔别4月熟悉的一草一木又重新映入了眼帘。跨过了如梦如幻的半年,人生又要有了新的构画。转眼间已经跨入了大三,曾经无限向往的大学生活已经走完了一半。分完了专业,也就开始了大学的最后一次冲刺。不再是一个孩子了,必须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当开学初新班级组成的第一次班会就明确提出希望现在就构画好一年后是出国、考研还是就业的人生规划,当时隔一个多月前又一次关于就业信息的全系大会召开,走出象牙塔踏入社会的脚步声,正一步一步,清晰可见。
12月末的晚上,走在回寝的路上,路旁的灯光柔和地洒向路面,操场上奔跑着熙熙落落的人群,闭眼倾听,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在一份恬淡中告别这个灿烂丰富的2006。
一周杂记
第9周就这样过去了,以18周的教学周来看,学期已经过了一半了。考试已经考了两门试,11周周一还有一门——编译原理。非常有难度的课,据说是原先计算机系的霸王课,虽然现在考试难度有所减小,但仍然足够使人提心吊胆。关于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还了解得可以,但是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则不甚熟悉,Intel工程师们讲授的各种优化技术则更是云里雾里。好在还有一周的时间复习,但是也只有这么一周了。大学里最多的也许是时间,但是最缺的,也是时间~~
从下周开始,又会多出来两门课,一门体育,一门电工,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发现大学里的课程真是奇妙,从21世纪的一大热点信息技术,到20世纪改变世界的基础学科,就连像金工电工这种绝对的“技术”活也要学习,不禁让人莞尔。将要拿起熟悉的电烙铁焊接电路元件,还要抽个时间去补修搓打敲击的金工,真是和工人没什么两样。交大的“交通”二字,解释为各学科的交错相通,似乎更为确切。
本周学校还有一个热点,自然是台球世界冠军丁俊晖的入学。从水源上热烈的讨论看来,大多数对此还是不太赞同的。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人们对于一件事的看法往往会极大地受到对事件本身参与人看法的影响。当年姚明、刘国梁进交大的时候不见得有什么争议,而同样性质的事件发生在曾经号称“读书无用”的丁身上,则引来非议连连。也许丁的文化水平还比不上要姚、刘等其他体育特长生,但是姚、刘等人进大学前是否就已经达到了我们进大学的标准呢?我看也不见得。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体育特招这种政策。交大不缺明星,不会因为丁的到来而改变,同样的,丁俊晖也不会因为交大的一纸录取书而“飞黄腾达”,他获得的只是一次用读书充实自己的机会而已,是否把握的住还是在于他自己。
回家了
时隔一周之后终于又一次回到了家,母亲说感觉这两周时间过得好漫长,虽说去韩国的时候离家时间更长,我深有同感。
这一周的周二,参加了回到交大后的第一场考试——模拟电路的实验考,一败涂地。为了本周的两场考试,上周做出了进交大以来第一次周末不回家的决定,即使是以前几周连着期末考的时候都不曾有过的决定,只希望能够挽回大二以来的颓势,结果收获的还是失望。周二的晚上心情低落的一大糊涂,原本以为实验中唯一的陷阱躲过了就万事大吉,结果还是阴沟里翻船,麻痹大意地漏做了一道题。一晚上都不想说话,只是和好友稍微聊了会就蒙头睡觉。
周三,鼓足勇气继续离散数学的考试,这一次虽然一个小时就做完,但是仍然硬是拖着检查了50分钟,直到最后10分钟教室里人烟寥寥的时候再交卷。在惩罚自己,但是不管怎么样,周二的损失都不能挽回。PRP的会议也听得无精打采,既然说是用VB建仿真平台那就用吧,懒得再去争论。
晚上,同寝的长河把我刚办完中银校友认同卡获得的礼物pink小猪拿去送给了女生,然后去教超买了一罐啤酒,庆祝他所谓的小光棍节(11月1日),窃以为是为了和陪伴其21载的光棍节举行一个小小的告别仪式吧。替他感到高兴,同时自己心里也有些许感伤。
发现我们都已经渐渐地长大,逐渐地编织起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如果说以前的玩伴虽然会时而地打闹、怄气,但依然“生活在一起”,如今渐渐长大的我们则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虽然依然关系很铁,却在不经意间不断偏离。前两天,在食堂遇到高中的同学,一句“好久不见”是那么亲切,却又让人感触。
周四晚上,终于结束了本周最后一个晚上的课,坐在自习教室发呆。好累!43.5个学分的真正痛苦还没完全到来,自己却已渐渐感到压得喘不过起来,永远学不完的课,永远理不清的概念。奇怪的是即使自己如此“繁忙”,却依然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迷茫。“迷茫”这个词,从大二开始就一直跟随着自己,是因为失去了目标?亦或是不知该如何作出人生真正的第一次抉择?
只是这一次,开始学着去享受这种迷茫的过程。最近看了一篇励志讲坛的整理稿,是4月27日我在韩国时的。身为成功人士,王建硕学长与在座的众多交大的学弟学妹交流人生感言,题目就叫做“从迷茫到成功”。曾经的学长也曾在思源湖畔迷茫地踱步,痛苦地思考却得不到答案,多年后的今天看来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大学给了自己第一次迷茫的机会,在痛苦的思考中渐渐领悟生活的真谛,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蜕变。成长的印记,青春的标识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