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交大110周年校庆

交大110周年校庆专题 —— 媒体关注 #2

[解放日报]上海交通大学庆祝110周年华诞 薪火传承思源致远

  陈良宇、司马义·艾买提、张怀西讲话许嘉璐、路甬祥、陈至立、徐匡迪发来贺信韩正、龚学平、蒋以任、李栋恒、万学远、殷一璀出席

  “薪火传承,思源致远”,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上海交通大学栉风沐雨,跨越三个世纪,昨天迎来了建校110周年庆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等出席上海交大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并讲话。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市政协主席蒋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政委李栋恒,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庆祝大会。

  上午10时,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庆祝大会在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菁菁堂隆重举行。

  陈良宇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上海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这次庆典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陈良宇指出,百年创业,历经沧桑。一百多年来,交大人坚持“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桃李盈门,英才辈出;坚持“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精神品格,在前进道路上,展现出一条从“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到“科教兴国”的闪光轨迹。交大的办学历史,是一部始终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发展史,是一部追求我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强盛壮大的创业史。

  陈良宇指出,交大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上海为有交大而骄傲,交大因地处上海而自豪。上海这座城市的繁荣昌盛,凝聚着全市各方面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也凝聚着交大人奉献的卓越智慧。特别是近几年,交大积极参与和推动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做大做强“紫竹科学园区”,不断为上海走科学发展、创新驱动之路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百年春秋,今逢盛世,思源致远,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陈良宇强调,未来五年,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步入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实现“四个率先”的重要阶段。上海正在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制度瓶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我们要加强与教育部的“部市合作”,继续得到交大等优秀高校的支持和参与,聚焦企业主体、聚焦国家战略、聚焦创新基地,不断增强上海的城市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宣读了国务委员陈至立和国家教育部的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发来贺信。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作校庆报告,回顾交大110年来的风雨历程,展望交大未来的发展。阮雪榆院士、包州州同学分别代表交大师生发言。校友代表、原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坎贝尔爵士分别致辞祝贺。庆祝大会由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主持。

  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国防科工委等发来贺信;兄弟院校及国内外有关部门和组织,以及不少校友等也来信表示祝贺。

  出席庆祝大会的中央有关部门、部队和兄弟省市领导有王礼恒、王金祥、李连宁、奚国华、吴忠泽等。出席会议的上海市党政领导还有王仲伟、姜斯宪、张圣坤、胡炜、杨晓渡、王生洪。交大师生、校友代表,部分中外大学校长和各界人士参加了庆祝大会。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南洋公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调整一批优势院系、学科,支持了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中期,学校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号召,先后历经了西迁、两地办学,以及上海、西安两地独立建校等变迁。随着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强强合并,上海农学院的并入,以及人文、经济、法学等学科的建立,学校已初步完成了由理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

交大110周年校庆专题 —— 媒体关注 #1

[解放日报]薪火传承思源致远
——庆祝上海交大建校110周年大会侧记

  这是辉煌历史的检阅,也是新跨越的开始。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大会昨天举行,4000多名校友从海内外赶来,在徐汇老校区找一找自己当年的宿舍,到闵行新校区气势恢宏的大门前合个影,共话母校的光荣与梦想。

  校庆:各路英才的节日

  校庆大会礼堂内,交大校长谢绳武的报告荡气回肠:“交通大学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发展史,是一部与城市共生共荣、交相辉映的创业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的奋斗史……一代代交大人以兴学安邦为己任,心系华夏,服务祖国,为中华民族崛起、民族振兴做出了应有贡献。”

  台下坐着的校友中,93岁高龄的两院院士罗沛霖是最年长的一位。他是交大1935届毕业生,曾多次主持制定我国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主持建成我国首座大型电子原件工厂,指导过我国第一部超远程雷达和第一代系列计算机启动研制工作。老人住在北京,4月6日就来到上海,当晚与几位老校友团聚,共忆上世纪30年代那段救国兴国的峥嵘岁月。昨天早上,他又从徐汇校区赶到闵行校区参加校庆大会。

  母校总是一份最美好的回忆。徐汇校区“饮水思源”纪念碑前,30多位1986届校友齐声喊着“茄–子”,这也是“二十年后再相会”的第一张合影。他们是交大管理学院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不少人是从国外赶来的。葛先生昨天刚从美国回来,还没调整好时差,今天来赴校庆之约。

  印记:务实创新精神

  交大给了你什么?这个话题让许多校友感慨万千。

  徐汇校区图书馆前,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石阶上,拿着当年的黑白毕业照回忆着。他们是1957届机械系毕业生。73岁的杨文熊是交大退休教授,他说,深受学校争一流精神的熏陶,交大的学生和老师具有置疑精神和勇气。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过程中,交大师生应敢挑重担,勇于创新,责无旁贷。

  学校食堂的电视机里,播放着校庆大会实况。82岁的顾庆祖坐在最靠近电视的一张桌前,目不转睛注视着屏幕。老人有些耳背,一旁的妻子不时俯在他耳边,为他讲述。顾老是1948届电机系毕业生,谈起交大,老人竖起大拇指:“学校对我的培养历历在目,使我打下了坚实的外语基础。”顾老说,那时德国、日本的工业世界领先,学校收集了很多工业领域的德文、日文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学习。后来他进宝钢工作,凭着优秀的外语能力,在技术研究领域攻破一个个难关,被评为高级工程师,还被评为市劳模。

  成都铁路局副局长张德明一家有三代交大人。父辈、自己和爱人、儿子都是交大毕业的,三代人都到了祖国中西部地区工作。“学校教育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对学习、工作要自我严格要求。离校数十年了,但这些精神和品格一生难忘。”

  心愿:再创百年辉煌

  白发校友与年轻学子,在交大校园里形成一道富有意味的风景。

  大三学生小陈和小谢,是校庆活动的志愿者。她俩忙前忙后,为校友们指路、递水,老校友们深深感动。一位近90岁高龄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坚持在校园里走一遍,小陈和小谢搀扶着老人,为他介绍交大的变化,老人看得仔细、问得详尽。临走前,老人鼓励她们:“珍惜在交大的每一寸光阴,学有所成,为社会服务。”

  闵行新校区的南大门、东大门落成典礼昨天举行。今年初,交大实施办学重心从徐汇校区到闵行校区的战略转移。1986届机械专业的一批校友,在新校门前留影,校友贺先生说:“母校变化真大、发展真快啊!我们毕业那会儿,闵行校区还没建好,所以今天想在这里多看看。希望母校能在这里创造第二个百年辉煌。”

  大四学生小谢和他的同学们也在新校门前驻足。“学校日新月异,快毕业了,真舍不得离开。毕业后,我们要秉承老交大人的精神,不断进取。希望明天,交大能以我们为荣。”

  闵行校区菁菁堂外,一条“思源致远”的鲜红横幅高高挂起,许多校友在横幅下留影、思忖:思源,凝练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交大的办学之魂、饮水思源的光荣传统;致远,代表志存高远,上海交大已树立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远大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隆重庆祝110周年校庆

  陈良宇发表重要讲话,司马义.艾买提张怀西韩正龚学平蒋以任李栋恒万学远殷一璀出席会议,许嘉璐、路甬祥、陈至立、徐匡迪发来贺信

  “薪火传承,思源致远”,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上海交通大学栉风沐雨,跨越三个世纪,今天迎来了建校110周年庆典。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上海市市长韩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上海市政协主席蒋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政委李栋恒中将,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兼国家专家局局长万学远,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庆祝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发来贺信。

  上午10点,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校庆大会隆重开始。当大屏幕上展示出江泽民同志为母校校庆的题词“思源致远”时,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党委书记马德秀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到会并讲话,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人民对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陈良宇说,110周年的栉风沐雨,三个世纪的历练跨越,上海交通大学迎来了110周年校庆。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新世纪迎来的第一个重大庆典,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以后的第一个校庆,我在这个喜庆的时刻代表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人民向交通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我们校庆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陈良宇在讲话中回顾了上海交大历史,他说,百年创业,历经沧桑。110年前,在列强入侵,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求强思变成为国人的心声。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应运而生,自1896年起交大人始终站在历史变革的前沿,始终肩负祖国的重托,以强烈的报国之心投入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谱写了一页页教育的感人篇章,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百废待兴的伟大事业,书写了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以蓬勃的朝气投入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奏出了一曲曲永攀高峰的时代强音。

  陈良宇说,一百多年来,交大人一直坚持“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回首交大的世纪岁月,可谓英才辈出,近20万优秀学子从交大毕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大的校友就有200多个,一代代交大学子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使古老的学府不断焕发青春。

  一百多年,交大一直遵循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教育品格和精神品格,在前进的道路上展现出一条从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到科教兴国的闪光轨迹。人们不会忘记在交大校友的参与和组织下,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首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个人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特别是1999年国家表彰的“两弹一星”的23位功臣当中,有11位就在交大学习和生活过。可以说交通大学的办学历史是一部始终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联的发展史,是一部追求我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强盛壮大的创业史。

  陈良宇说,交大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缩影。一个多世纪来,上海不仅是我国东海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是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汇点,这座城市的繁荣昌盛凝聚着全市各方面付出勤劳的汗水,也凝聚着交大人奉献卓越的智慧,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交大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不断地推动城市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交大积极参与和推动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做大做强科学园区,不断为上海走科学发展,创新驱动之路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可以说,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交大因地处上海而自豪,上海以有交大为骄傲。

  百载春秋,今天的交大已经成为以理工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是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摇篮。4月6日下午我们敬爱的江泽民学长又一次来到母校给交大和交大的师生们提出了“思源致远”更高的要求。我们相信,只要上海交大师生员工们共同奋斗,永不懈怠,永不停步,交大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陈良宇指出,未来五年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家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步入科学发展,创新驱动的重要阶段。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的明确要求,上海正在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制度瓶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我们要加强与教育部的部市合作,继续得到交大等优秀高校的支持和参与,聚焦企业主体,聚焦国家战略,聚焦创新基地,不断增强上海的城市、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海是一座富于创造的城市,交大是一所善于创新的大学。面向新世纪,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世纪梦想,那就是世界一流,城市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城市,交大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和全体交大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马德秀宣读了国务委员陈至立和教育部贺信。陈至立在贺信中说,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建校100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斐然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抓住机遇奋发进取,不断开拓创新,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望的著名高等学府,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你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继续弘扬优良的办学传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的贺信说,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向你校和广大校友致以真诚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110年来你校秉承“饮水思源”的优良传统,为实现民族振兴,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你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机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已成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国家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希望你们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努力把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在讲话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之一,在110年的发展过程中,交大人秉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优良传统,以兴国安邦为己任,形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增的精神风格,培育了20余万的毕业生。教育出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产生了很多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一•五”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我们正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人民正意气风发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衷心希望上海交通大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再接再励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在讲话中说,上海交大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大学。虽然我没有在交大读过书,但是我对交大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全国政协以及我个人向上海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的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全国政协对上海交大的发展一直十分关注,去年9月份贾庆林主席来到上海交大,并对交大提出了高度的评价。希望上海交大切实担当起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大使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早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校长谢绳武作了题目为《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的校庆报告。报告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形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为中华崛起、民族振兴做出了应有贡献。最近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学校的各项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在人才培养方面,确立了“精英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办学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积极推进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分制改革,基本完成了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生源素质和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我校学生在各类国际大赛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同台竞争,摘金夺银,在2002年、2005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两次获得全球总冠军。在学科建设方面,传统优势学科稳步发展,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异军突起;随着原上海交通大学和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强强合并,以及原上海农学院的并入,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一流的理科为基础,以强大的工科、生命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干,经济学、法学、农学和人文学科入主流、有特色”的学科框架,初步完成了由理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在科学研究方面,通过创新科研体制,调整科技政策,推进学科整合和交叉集成,科研总体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十年来,获国家科技奖38项,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年度科研经费从1.71亿元增长到12.05亿元,增长了6倍;年SCI论文数从53篇增长到1342篇,增长了24倍;年EI论文数从111篇增长到1641篇,增长了14倍;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110项,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在社会服务方面,自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初步建立了适应国民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的服务体系,主动为上海市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推进产学研联盟,先后与中核总、中海油、上海宝钢、上海电气等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同时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实施对口支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国际化合作办学方面,积极开发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国际著名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吸收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在新加坡建立了我国第一所海外研究生院。在校园建设方面,占地近5000亩的闵行校区已基本建成,学校的办学重心已初步完成向闵行校区转移。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谢绳武说,1996年百年校庆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我校47届学长江泽民同志亲临母校视察,并为母校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饱含深情的殷切期望,如今已成为全校师生和广大海内外校友共同的奋斗目标。十年来,学校及时抓住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机遇,积极响应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号召,提出了“对接上海,服务全国,走国际化办学之路”的发展战略,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方向。

  展望未来,谢绳武强调,上海交大确定了“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即:到2010年,基本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到2020年,开始步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建校150周年时,全面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

  谢绳武最后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将围绕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探索与国家、城市互动的发展模式;围绕学校建设目标,努力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道路。上海交通大学的未来是美好的,交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终将得到实现!

  各界代表纷纷发言,对交大110周年校庆表示热烈祝贺。

  阮雪榆院士至今已在交通大学学习和工作了56个年头,回顾上海交通大学过去的业绩,展望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未来,更加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他代表全体教师激动地表示,“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上海交通大学的优良传统,以教书育人、自主创新作为我们的神圣职责,努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型学生,创造出更多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明天,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医学院学生包州州代表交大四万余名在校学生,向母校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母校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她激动地表示:“我们会铭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这一神圣的使命,勇敢地承担起作为一名交大人的责任;我们会谨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传承上海交大一百十年的光荣传统,珍惜年华,志存高远,继往开来,勇攀高峰,为交大的明天,为祖国的建设、民族的未来,做出我们新一代上海交大人应有的贡献。”

  原福建省委书记、1957年进入交大造船系学习的校友陈明义在发言中回忆说,在母校期间,我们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和专业训练,也受到了母校优良传统和严谨校风的熏陶,在母校的学习和工作使我们终身难忘,使我们终身受益!陈明义说,“在我们会聚一堂、共贺盛典的时候,我们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代表校友发自内心地再一次向母校的领导、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也热切地希望在校的同学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好学、博学,明德笃志,奋发有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创新型的优秀人才。”“今天,母校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衷心地期盼母校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在上海市这样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大城市办学的种种优势,不断创新、勇攀高峰,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前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大展鸿图、再谱华章。”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代表清华大学及各兄弟高校,对即将掀开新篇章的上海交通大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顾秉林说,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有着相近的学科设置与办学理念,都承载着民族的重托、社会的期望。衷心祝愿上海交通大学以建校110周年为契机,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努力再铸辉煌。顾秉林说:“让我们与兄弟高校一起,携手并进,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柯林· 坎贝尔爵士称赞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及最好的大学之一,对中国的繁荣发展及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著的贡献,称赞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学术国际化的先锋和引领者,对于诺丁汉大学,能与上海交通大学发展珍贵的友谊而感到尤其高兴。经过中国教育部和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今天下午将举行隆重仪式,授予柯林· 坎贝尔爵士上海交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柯林· 坎贝尔爵士对此感到十分荣幸。他说:“我相信,我接受的这一份荣誉必将大大促进上海交通大学和诺丁汉大学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我期待着我们两校将在更宽广的领域中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清华大学等全国34所兄弟院校也发来贺信,对上海交大的110周年华诞表示祝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其他部门组织、校友也纷纷写来贺信、贺电表示祝贺。

  出席庆祝大会的中央有关部门、部队和兄弟省市领导有王礼恒、王金祥、李连宁、奚国华、吴忠泽等。出席会议的上海市党政领导还有王仲伟、姜斯宪、张圣坤、胡炜、杨晓渡、王生洪。交大师生、校友代表,部分中外大学校长和各界人士参加了庆祝大会。

  上海交通大学还将用一系列活动,庆祝110周年华诞。除了晚上在菁菁堂举行盛大的校庆晚会,4月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还将举行闵行校区东大门落成典礼,网球场奠基仪式,授予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柯林坎贝尔爵士名誉博士学位仪式,机械与动力学院新楼暨高田芳行会堂落成剪彩仪式等。

谢绳武校长在庆祝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薪火传承 思源致远 

校长 谢绳武

各位领导、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一直给予我校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医护工作者和海内外校友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

  1896年,甲午战败,民族危难,盛宣怀先生和一批有识之士意识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坚持以为国家工业化服务、“求实学,务实业”、培养“一等人才”为目标,经唐文治、黎照寰等历任校长的身体力行、笃行不倦,交通大学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其间,孙中山先生为学校题词,并亲临学校演讲,勉励交大学子要“倍加努力,发奋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它日能迎头赶上,使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抗战时期,广大师生颠沛流离,历尽艰难,到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调整一批优势院系、学科,支持了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中期,学校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先后历经了西迁、两地办学,以及上海、西安两地独立建校等变迁,全体交大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为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交通大学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进行改革:在研究生招生中实施“唯才是举”;组成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教育代表团访问美国;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接受海外友人捐赠等等。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主要领导和师生代表,对上海交大管理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学校得到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和人文学科,并通过联合办学、“部市共建”,学校取得了迅速发展。

  1996年百年校庆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我校47届学长江泽民同志亲临母校视察,并为母校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饱含深情的殷切期望,如今已成为全校师生和广大海内外校友共同的奋斗目标。十年来,学校及时抓住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机遇,积极响应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号召,提出了“对接上海,服务全国,走国际化办学之路”的发展战略,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方向。

  百年校庆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学校的各项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在国家和上海市的重点支持下,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汇聚,学科布局进一步完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类学术指标在全国高校的排名持续上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培养方面,确立了“精英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办学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积极推进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分制改革,基本完成了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生源素质和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我校学生在各类国际大赛中与世界一流大学同台竞争,摘金夺银,在2002年、2005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两次获得全球总冠军。

  在学科建设方面,传统优势学科稳步发展,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异军突起;随着原上海交通大学和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强强合并,以及原上海农学院的并入,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一流的理科为基础,以强大的工科、生命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干,经济学、法学、农学和人文学科入主流、有特色”的学科框架,初步完成了由理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

  在科学研究方面,通过创新科研体制,调整科技政策,推进学科整合和交叉集成,科研总体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十年来,获国家科技奖38项,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年度科研经费从1.71亿元增长到12.05亿元,增长了6倍;年SCI论文数从53篇增长到1342篇,增长了24倍;年EI论文数从111篇增长到1641篇,增长了14倍;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110项,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

  在社会服务方面,自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初步建立了适应国民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的服务体系,主动为上海市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推进产学研联盟,先后与中核总、中海油、上海宝钢、上海电气等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同时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实施对口支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国际化合作办学方面,积极开发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国际著名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吸收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在新加坡建立了我国第一所海外研究生院。

  在校园建设方面,占地近5000亩的闵行校区已基本建成,学校的办学重心已初步完成向闵行校区转移。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上海交通大学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形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一代代交大人以兴学安邦为己任,心系华夏,服务祖国,为中华崛起、民族振兴做出了应有贡献。同时,我们将永远铭记,上海交通大学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离不开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校友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级领导、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海内外校友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今后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上海市正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的要求,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所有这些,既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上海交大确定了“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即:到2010年,基本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到2020年,开始步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建校150周年时,全面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我们清醒地知道,离开世界一流的目标,学校目前还有不少差距。但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我们将围绕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高校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探索高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规律,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要通过制度创新,着力推进决策科学化、管理高效化、资源配置最优化,破除束缚学校发展的各种制度瓶颈,建设符合高校办学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对外处理好学校与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坚持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对内协调好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2、我们将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探索与国家、城市互动的发展模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我国高校办学的根本宗旨,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我们将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地处上海和参与紫竹科学园区建设的优势,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及时追踪国际学术前沿,促进学科交叉,催生更多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推进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科技和文化支撑。

  3、我们将围绕学校建设目标,努力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道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中国大学同仁的世纪梦想。上海交大已被列入我国创建世界一流的若干所大学之一,这既是我们的光荣,更是我们的责任。世界一流大学重在培养一流的学生,汇聚一流的师资,建设一流的学科,拥有一流的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具备一流的校园环境,而其中最为关键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我们将大力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开拓视野,创新思路,努力吸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使学校成为汇聚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走向广阔的国际大舞台。在学术前沿的自由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内涵,在与世界同行的对话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水平。我们将继续发挥在国际化办学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与国际一流的大学、研究机构、跨国公司的合作,力求在体制、机制和模式上取得新的突破,走出一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道路。

  各位领导、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交通大学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发展史,是一部与城市共生共荣、交相辉映的创业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的奋斗史。110周年庆典,既是辉煌历史的检阅,也是新的跨越的开始。近日,江泽民学长在看望我校师生时,再次为母校题词:“思源致远”。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和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倾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交通大学的未来是美好的,交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终将得到实现!

交大110周年校庆专题 —— 交大功勋 #7

上海交大与中国现代医学

  上海交大医学院拥有4位“973”首席科学家

  陈竺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曹谊林教授(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组织工程研发中心主任

  盛慧珍教授(医学院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国强教授(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即“973”)自立项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已先后获得6个项目,产生了4位“973”首席科学家,这在全国医学院校中是绝无仅有的,在重点高校中也是少见的。

  陈竺先后领衔了2项“973”项目。其中《“疾病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项目,经过5年时间的研究,在单基因病(以神经系统遗传病为主)、肿瘤(肝癌、鼻咽癌、白血病)、多基因病(原发性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精神疾病)三大类疾病的基因组研究和相关新理论新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成果后,又获得了《多基因复杂性状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项目。这项研究也将在5年时间内,以具有我国特点的多基因复杂性状疾病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生物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整合由基因组、转录物组、蛋白质组、代谢物组研究获得的信息数据,鉴定与疾病表型相关的生化途径、信号通路及分子网络结构,阐明其调控机理,模拟疾病的细胞模型和器官模型,为在生物系统层次上提供复杂性状疾病预警、诊断、治疗、预防和药物筛选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导向奠定科学基础。

  曹谊林同样先后领衔了2项“973”项目。其中《组织工程的基本科学问题》项目,以组织工程研究中存在的制约组织工程发展的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等关键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包括种子细胞研究、可降解生物材料的研究和组织、器官的形成和再生研究。经过5年时间的研究,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的评审,认为该项目已达到预期目标,部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接着领衔的《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项目,主要研究组织工程化组织形成与转归机制;组织微环境对于细胞分化、特定组织形成与成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生物力学对调节细胞分化和促进组织工程化组织形成的机理;生物材料组成与特定构型对细胞分化、组织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盛慧珍领衔的《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主要建立和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相关的关键技术,构成治疗性克隆的技术平台;研究干细胞“发育全能性”及“定向分化”的细胞与分化机制;采用治疗性克隆路线从根本上解决免疫排斥问题;研究胚胎干细胞和组织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和定向分化。盛慧珍在国际上率先培植了人类胚胎干细胞,题为《人类体细胞核的核转移到兔卵母细胞中产生的胚胎干细胞》论文刊登在国际学术刊物《细胞研究》英文版上,《自然》杂志闻讯后发表评述,认为“首次证明可对人体细胞核进行重新编程”。

  陈国强领衔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项目,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生物信息学技术平台,通过“从基因组到药靶”和“从药物到药靶”两种策略,以我国独立完成基因组测序的表皮葡萄球菌为模型,建立发现和验证药物靶标的技术体系;选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已有良好研究基础的结核杆菌和白血病等重要疾病和病原体,并结合我国中药资源的特色,开展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药物新靶标的发展和验证研究。陈国强研究的“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新机制的提出与发展”,近日获得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该研究发现低氧和低氧模拟化合物能够有效诱导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在内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分化,为诱导分化治疗模式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外的其他白血病的突破奠定重要理论基础,已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血液》杂志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介

  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上海交通大学;在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上海交大医学院基础上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3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在职人员1394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

  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是1952年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

  医学院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医学、人文与卫生管理、护理学院、卫生技术学院和检验系、营养系、生物医学工程系、药学系等18个二级学院(系),7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及3所专科性附属医院,15所教学医院及教学中心。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8个。目前在校生本科生以上学生6275名,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占40.56%。

  医学院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其中“重中之重”学科2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3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15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5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3个,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中心3个,上海市级研究所21个;10个学科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三大自主创新项目享誉世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巴德年最近在《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周年庆典暨上海医学论坛作总结报告时说,90年来《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9篇具有“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的自主创新临床研究的重大学术论文,其中涉及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就有3篇,它们分别是:1958年,附属瑞金医院(原广慈医院)史济湘教授等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1963年,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教授等断肢再植成功;1987年,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王振义教授等创新白血病诱导分化。

  史济湘: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1958年5月27日,上钢三厂司炉长邱财康被高温钢水烫伤,烧伤总面积89.3%、三度烧伤达23%。据美国外科权威伊文思的材料记载,烧伤总面积超过80%无法治愈。然而瑞金医院史济湘等医生运用植皮技术抢救,终于使邱财康于当年11月21日康复出院,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轰动。

  史济湘等医护人员成功抢救邱财康的创新点是:创立并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体重、烧伤面积为计算基础的输液“瑞金公式”。史济湘任主任的烧伤科、以及任所长的上海市烧伤研究所,40多年来共收治了一万数千例严重烧伤病例,治愈率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史济湘教授是我国烧伤专业的奠基人之一,1988年获美国烧伤学会授予的国际烧伤学术奖———伊文思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1989年又获意大利惠特克基金会授予的惠特克国际烧伤奖。

  陈中伟: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奠基人1963年1月2日,上海机床钢模厂的青年工人王存柏,右手腕关节以上一寸处被冲床完全切断,被送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当时,国内外处理断肢病人的惯例,只是把伤口洗净、消毒,然后缝合包扎起来,而病人从此便失去了部分肢体。为了保全王存柏的手,外科医生陈中伟在几位医生配合下,为他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手术从上午九点半一直进行到下午五点,陈中伟等医生终于完成了这次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断肢再植手术。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6个月后,王存柏的断肢功能恢复良好,不但能执笔写字,还能打乒乓球、提6公斤的重物,表明断肢再植手术获得了圆满成功。在1963年9月罗马举行的第20届国际外科手术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是世界上断肢再植手术中取得最满意效果的首例。陈中伟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的奠基人。

  陈中伟在国内首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再植和移植手术,使断手指再植成功率由50%提高到90%;1973年为1例前臂屈肌严重缺血性挛缩病人施行带血神经游离胸大肌移位再植手术成功;1977年成功地进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及其他原因造成长段骨缺损;还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复合皮瓣移植和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1997年创用移植足拇再造手指控造的电子假手。陈中伟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振义:癌肿诱导分化疗法第一人1986年春天,王振义率领并指导研究生应用国产的原先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全反式维甲酸,在体外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的基础上,首先在一些被认为已经没有希望的晚期病人应用此诱导剂,结果20多位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得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高达90%以上,而且不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骨髓也不受抑制。1987年,王振义的研究论文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上发表,1988年题为“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论文又在国际血液学权威刊物《血液》杂志发表后,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广泛的兴趣。这篇论文现在已成为该领域内的经典之作,经常被一些国际最前沿杂志所发表的大量论文所引证,其引证数占我国医学论文之首。为此,王振义被中外学者誉为“人类癌肿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还获得了国际凯特林癌肿研究大奖等奖项,于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命科学时代的现代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沈晓明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有6年了,伴随着这一生命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新世纪,医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充满理想和希望的时代。回顾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史,尤其是从20世纪的发展中可以发现,每一次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重大发现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更为未来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大发现

  由于生命科学和医学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20世纪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类倍感自豪的丰硕成果。20世纪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一次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再发现和摩尔根的基因论,第二次是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模型及随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同样对医学来说,20世纪也是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今天我们医院里所有的诊断、治疗的方法基本都是在这个世纪发明的。与此同时,外科手术也取得长足进步,20世纪初发明了血管缝合技术,中叶创立的器官移植技术,1963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实施了断手再植手术。近30年内,如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杰出成就之一———人工心脏的发明,试管婴儿的发明,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基因预防技术的运用等。此外,精神科学在这个世纪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因此,从上述可见,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人类认识自身,达到新的科学境界,更重要的是它们可能引发重大的技术革命,进而带动新的产业革命,使目前这种难以长远持续的增长方式逐渐进入到绿色的循环经济过程,这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生命科学时代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分子生物学的成熟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破译自身的全部密码,由此于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大大加速了生命科学在各研究领域中的进展。2003年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的序列已全部被测定,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也将从基因组扩展到蛋白质组,生命科学正进入功能基因组时代。在这一时期,包括人自身在内的生命活动中最本质的工程和规律将被逐渐一一阐明。在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中正在发展的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纳米技术、胚胎干细胞等关键技术,加上已经成熟的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不仅使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同时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

  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时代的医学将日益重视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但医学发展依然取决于整个现代科学发展,也就是说未来医学上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取决于生物学家与医学家的努力,甚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以及与生物学和医学的交叉和结合。

  值得指出的是,生命科学时代医学发展的同时也向人类社会和伦理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学伦理学问题在21世纪将越来越突出,这主要包括基因歧视与基因修改问题、关于医学的根本目的问题如胚胎干细胞的运用和器官移植问题,以及关于医疗公平问题等。这也迫使我们进行深层次思考并迅速提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解决方案。

  生命科学时代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现代医学虽然以科学实验为特征,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还原论”的弊病,即学科分解得越来越细,分出了不同系统、组织、细胞、分子……一方面人们对人体的认识在深入,但另一方面在进入分子细节的同时,却忘记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以及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所处的社会群体的影响这一事实。系统医学模式的诞生对未来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医学模式的创立也表明传统医学的分科方式将会有所改变,未来的疾病治疗、预防不仅仅从局部的系统出发,更要从整体的平衡着手。

  其次,一个全新的、以认识人体机制为基础的治疗、预防医学体系对人类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减轻社会负担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真正实现2020年全民健康,必须研究世情和国情,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公共卫生和医学健康模式,而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如在疾病发展的萌芽期或早期发展阶段就予以干预,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教育和计划免疫等综合预防措施,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第三,预防、控制疾病所产生重大需求的同时,必将会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和卫生产业的蓬勃兴起。面对刚刚兴起,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生物医学经济,我国完全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必须要有整体的设计和超前的思考,以适应社会的不断需求,并引导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独占鳌头

  在生命科学基础和医学临床研究领域

  一个坐落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的基层研究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拥有3名两院院士:名誉所长王振义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所长陈竺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执行所长陈赛娟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们通常衡量并检验一个基础与临床紧密相结合的研究所水平,有这样两个标准:一是看能否不断产生高水准的科研成果,并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高质量的科学论文;二是看能否为解决病人的痛苦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之所以在生命科学基础和医学临床研究领域独占鳌头,正是坚持做到了这两个标准,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还被顶尖的国际杂志《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给予极高的评价,研究的临床成果造福于广大的患者。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成立于1987年,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一个非计划经济体制的所级科研单位,首任所长是王振义教授。该所的一个尤为显著的特点是打破了部门分割,所内实验室包括基础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止血与血栓、白血病、骨髓移植等分布于院本部和各附属医院。该所的“上海市暨卫生部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不仅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而且还成为科技部“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成立之初,研究工作的规模和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虽拥有了若干硬件装备如DNA自动测序仪和染色体自动分析仪,但缺乏生物医学研究所需的完整技术体系。经费来源也不充足,很多实验只能因陋就简。

  等、靠、要不行,只有在科研思路上有所创新。于是,研究所在现有血液学及人类基因组研究基础上,以尽快完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细胞分子遗传学等医学基因组学相关技术为平台,充分利用我国的人群资源优势,直接切入疾病基因及功能基因的定位、克隆、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等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近十多年里,研究所在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不但在白血病相关的基因组研究方面,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模型,系统深入地阐明了染色体易位所致融合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APL发病中的关键作用;成功地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进行APL的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被国际同行认为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而且还率先定位了中国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在基因组中的相关位点,并在国际上首次对造血前体细胞,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这两个具有重要医学意义的系统进行了大规模基因表达谱分析。

  循着这条思路,自1994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卫生部、上海市、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及瑞金医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计划等支持下,经过精心组织和认真准备,研究所从多渠道累计获得各项科研经费上亿元。

  近年来系统生物学成为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所长陈竺院士再一次以其敏锐的科学眼光,率先提出了“系统生物医学”的概念,为研究所的发展确立了新的战略方向。

  基于肿瘤的发生过程至少具有无限增殖、凋亡逃逸、分化障碍、血管增生、转移等6个基本的特征,人类肿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研究所选择了“造血生成”这样一个子系统来进行系统医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白血病的整合化学基因组学计划:系统筛选白血病相关的药物作用靶点;根据找到的靶点,通过化学基因组学的方法,发现新的治疗药物。

  我们已经知道白血病通常与造血细胞调控的两大机制相关,也就是胞浆内与细胞和存活相关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途径,以及核内与细胞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所以在系统筛选白血病相关的药物作用靶点时,我们就着重从这两类因子着手,仅仅一年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有关慢粒急变的工作为白血病发病的“二次打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颇具特色的医学教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教学颇具特色,本科和七年制教育教学工作双双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医学院率先在国内探索医学教育北美培养模式,即“4+4”硕博连读模式。自2002年起,医学院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综合性大学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人才入学,再进行4年的医学教育,培养成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广泛、理科和医学基础扎实、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医学人才。目前在校学生71名,第一届18名学生即将毕业,并已全部签约上海各大三级甲等医院。

  2005年7月,教育部批准试办八年一贯制医学教育,同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2005级入学的临床医学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以本科、硕士、博士八年一贯制连续培养的方式培养优秀临床医学人才。

  在教学上,特别是加强中法合作,打造精品人才,体现了面向世界的独特办学理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法语教育富有传统,可追溯到成立于1902年的震旦大学。七年制的医学法语班,第一学年重点学习法语,为法语授课打造比较扎实的基础;第二至第四学年实行双语教学,由中法教师共同承担基础和临床课程,提高教学效果;第五、六学年为通科实习(其中安排近一个学期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课程学习);第七学年赴法国完成第二阶段临床实习。

交大110周年校庆专题 —— 交大功勋 #6

上海交大与中国近现代物理

  自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上海交通大学(原南洋公学)建校以来,物理教育就始终贯穿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1900年学校在中院辟格致室,内置理化仪器、博物标本等供学生试验之用;1902年迁理化仪器于另一室,改为理化室;1903年迁物理仪器于上院,称物理室;1906年扩大规模,改称物理实验室,是上海交通大学最早创建的实验室之一;至1928年(民国17年秋),交大设立了物理系。1930年9月,学校又将数、理、化3系扩充成立科学学院(1938年改名为理学院),裘维裕教授出任首任院长兼物理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停办物理系,但保留了物理教研室。1978年,物理系重建后一直发展至今。可以说,上海交大见证了中国近代物理的发展历程,也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人才。

  目前,物理系拥有1个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个1级学科博士点;在“应用物理学”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招收本科生。拥有教师总数9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教授38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62名;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

  钱学森、王安的老师———裘维裕

  1938级学生刘其昶

  裘维裕先生在交通大学执教物理20余年,桃李遍天下,其中有不少人是著名学者,如钱学森、曹鹤荪、钱钟韩、吴大榕、张煦、张钟俊以及在国外的自动控制专家朱兰成、电脑专家王安、节能和电照明专家陈铺等。

  1938年我刚进交大读书时,裘先生是当时国内第一流知名教授,但是他却给一年级新学生上最基本的物理课,而且要求特别严格,同学们都感到有些畏惧。但说也奇怪,一年级学生只要听过他一两个月的课,做过他所布置的一两次数以百计的习题,经过他一两次测验,简直都会产生“茅塞顿开”和“豁然开朗”的愉快心情,甚至忘记了不久前还在拼搏着做习题的疲劳和苦恼。记得有一个力学习题:一个滑块从斜面体上滑下,求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了几天也未做出,原因是这个斜面体本身也在地面上滑动,在中学物理中未遇到类似题目,以致无从下手。后来做出了就感到特别高兴,从而对自由体的受力分析的一些模糊概念也得到了纠正。

  物理课习题有很大特色,每章学完后均有大量的数以百计的习题,既有理论推导习题,又有联系实际的计算题,但其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颇有“引人入胜”之妙用。习题开始的二三十道是容易做的,以后的愈来愈难,简直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同学们通过努力钻研和相互切磋以及辅导老师的指点,最后都能完成作业,培养了解难题的能力。每次发下习题,同学们经常要精疲力尽地做到深夜,几个星期才能完成。习题完成后,同学们的心情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由于这些习题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同学们都产生了“更上一层楼”的愉快感觉,体会到这些习题正是一个个的台阶,这些台阶必须有一定数量,少了是不行的,台阶过大亦会使人上不去。物理课的期中和期末考试都分为理论分析题和计算题两次进行,以考核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应用计算能力。

  交通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裘维裕先生物理课的循循善诱和严格要求,培养了理工科知识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出现了“初登知识殿堂”的良好感觉,从而使学习后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更加自觉和努力。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物理课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受到了裘先生“治学之道”的熏陶,打下了可以说是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扎实基础。此外,裘先生的物理课密切联系高等数学的应用,使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高等数学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种能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的锐利武器,大大开了眼界。还有,他的物理课也锻炼了同学们听英语讲课,用英文记笔记、做习题、写报告和答卷等能力,这对一个刚进大学不久的青年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飞跃。裘维裕先生是当时几十年中代表交通大学传统“基础厚”的一位杰出典范。

  全英文讲授的“霸王课”

  在20年代初期,上海交大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校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对基础课程作了重大调整。把原一学年的物理课程改为二年,并且把理论讲授和实验分开设课,加强了实践,为老交大传统“基础厚”奠定了基础。裘维裕、周铭、赵富鑫等有名望、有学识的教授都亲临了第一线担任理论讲授或指导实验,取代了外籍教师。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裘维裕、赵富鑫教授自编英文的《大学物理纲要》(AnOutlineofCollegePhysics),不再采用美国的Daff:Physics。老师讲课全用英文,根据纲要,提纲擎领,重点讲授,课后学生必须阅读参考书,消化所讲的内容,并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他们认为“不仅仅要使学生理解基本上的知识,会做习题,记住公式”,而要学生“能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判断、推理和论证等等科学逻辑思维能力,扩大自己的思想认识领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亦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手脑并用,能够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由此,要求学生在平时多做练习,认真做好实验,养成良好的作用。

  交大对学生实行严格要求,严格考核。物理课每月要小考两次,一次是考核理论,掌握情况,另一次是考核计算、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学期还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这样,两年的物理教学中共有大、小考试28次。如此频繁的考核,其目的在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切忌怠惰。试题有易有难,如果学生死记定理和公式者,很难通过。考题内容之多,也是少有的。尽管已有充分准备,但拿到考卷手不停笔地书写答案,往往到下课铃响也不一定会能答完,所以很难得到八、九十分的。当时学生的成绩是按学生的实际考分开平方根后乘10的公式计算的,即考上36分的话,他的成绩可算及格。因此极少数聪明睿智过人的学生能脱颖而出。

  在物理教学中,除注重理论讲授外,也重视实验。物理实验课约占全部物理教学时间的20%。每学期约做14-15个实验,两年中共做55个实验。教师对学生做实验的要求极为严格,学生做实验一般都要经过三个步骤:预习、实作、写实验报告。在实验前按照实验讲义内所指定的参考书及问题,做一个预习报告,将实验中所包含的理论问题作详细研究,在专印的数据纸上画好数据表格,预习报告在做实验前写好交给老师审阅,实验必须在教师教授和助教指导下,按照要求程序进行,一般实验在3小时内完成,做毕实验后,必须整理好仪器将实验结果呈老师审阅,不合要求的须要重做。实验后要写详细的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验进行情况、计算结果、各种图表曲线以及讨论与结论。报告要求完善、准确、精工绘图、字迹工整,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即退回重做,实验报告一律用英文书写。因此,当时交大学生中撰写的实验报告,洋洋洒洒长达十来页或数十页,犹如一篇篇小论文,这些实验报告还可为出国留学时作参考成绩。裘维裕、周铭、赵富鑫等教授为物理教学的“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老交大传统奠定了基础,学生们经“魔鬼式”的严格训练,把物理课程戏称为“霸王课”。

  匡定波———

  为“风云”气象卫星点“睛”

  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收视率高,观众看到的这些天气状况就是从“风云”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上获取红外、水汽及可见光图像的。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风云二号”两系列气象卫星,这两系列卫星的红外遥感仪器具有国际公认先进水平。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部件红外扫描辐射计说得形象些,就是卫星的“眼睛”。匡定波和他的同事们就是给“风云”气象卫星安“眼睛”的人。

  匡定波,中国科学院院士,红外与遥感技术专家。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1962年进入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说起这对宝贝的“眼睛”,院士的笑容不由得泛了上来,他介绍说:“美国NOAA卫星的扫描计是6通道的,而‘风云一号’02批卫星有10个通道,获取信息能力更强,而且图片星下点分辨可以保持在1.1公里。”

  叶军———

  诺贝尔物理奖背后的交大校友

  2005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三位研究光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家。其中德国的汉斯和美国的霍尔研究的都是光梳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造出比原子钟精确一百倍的光钟。霍尔和他的合作者解决了实现光梳技术的关键性难题,叶军,就是在这一工作中起了关键作用的合作者。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沈元壤说:“光梳技术的突破是一个诺贝尔奖级的工作,叶军是非常优秀的世界级物理学家,是该领域最前沿的领军人物。”

  198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应用物理学学士学位后,叶军于1991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科罗拉多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正是霍尔。他目前是美国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JILA)研究员、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2005年12月21日,叶军回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与学子畅谈科学、人生。

  “30多岁和40多岁是一个人做研究的最好阶段,也是事业起步的阶段。”叶军说,最开始可能会比较穷,但应该静下心来做事,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研究就是探索,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选择研究题目时应该仔细想想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在10年或20年中可能会做什么样的突破,在国际科学界将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对于国内某些有什么设备就做什么研究的现象,叶军表示反对。他说,应该在提出物理概念或物理实验后才决定买什么仪器、设备,而不是买了仪器或设备后才去想要做什么实验,不应该围着仪器转,做仪器的奴隶。

  他还说,要做出好的研究工作,需要在实验室里呆上4到5年的时间,做大的实验、难的实验,时间短了很难做出突破性的工作。叶军每天要在实验室呆上5个小时。当有人问他,从事研究以来放弃了什么最可惜时,他回答说:从前我很喜欢旅游,但现在放弃了,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静静地在实验室里,思考和解决问题。

  郑杰———

  让上海电话号码升为八位

  上海城市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和见证就是她的电话普及率。八十年代“打电话难,装电话难”曾经困扰着人们,通信瓶颈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电话网亟需扩容。

  郑杰,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1984年毕业的本科生,现任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青年科技标兵、第四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郑杰从上海交大毕业后不久,就以技术骨干的身份参与了上海电话6位升7位的工程。当时电话网的制式十分复杂,既有国产纵横制模拟交换机也有引进的程控数字交换机,在引进设备中也有两个国家的制式。如何实现统一升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他努力钻研程控交换技术,创造了“替代法”,顺利解决了F150程控交换机的升位问题,为上海电话网的第一次升位打好了基础。

  此后,郑杰与同事们又承担了上海电话网升八位工程的科研攻关和升位工程的组织实施,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升位改造工程一举成功,使上海成为继巴黎、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个实行电话号码八位制的城市。这也使郑杰成为当时上海邮电系统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陈洸

  2005年,物理系博士生陈洸接连获得各种荣誉:共青团中央颁发的“全国优秀团员”、上海市“科技创新市长奖”、“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硕士期间,在导师曹庄琪教授和长江学者窦晓鸣教授的指导下,陈洸撰写的一篇论文引起了专家的高度重视,获邀在著名的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2000国际大会上作特邀报告,一个低年级的硕士生能享此殊荣极为难得。

  博士阶段中,他的研究课题是光生化传感器。他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传感器机构,极大地突破了以往各种光生化传感器灵敏度的局限,报道该成果的论文再次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2002年10月,他又一次受邀在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2002上作报告,向国际同行介绍研究成果。

  2002年底,通过一次偶然的试验,他发现结合特殊设计的加长棱镜以及其底面上特殊设计的纳米光学薄膜,就可以利用加长棱镜中的衰减全反射曲线来实现对激光光束偏振特性的操纵。由此出发,他提出了这种设计的两种应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原型器件开发,并申请了五项国家发明专利。该研究成果因为设计新颖、原理独到,备受专家好评。一年时间里,该项目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大学生发明专利一等奖、上海市高校学生发明创造“三枪杯”,以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等佳绩。

  学生对于物理教学的评价

  ●面上的评价:软件学院的郑举育等同学说: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一定量的板书再加上丰富的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使得教学更加深入人心。另外,每一章节还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我觉得交大物理课有一个很好的创举是,实行教师的优化组合,全面公布教师信息,让所有同学进行网上选课。这一点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性格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上课老师,这样让授课效果达到最佳……

  黄均伟等同学说:俗话说得好,“学以致用”,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每当发现物理课的价值之时,每每让我欣喜若狂。每当别人在为电工考试而加班时,以前学过的知识便是我道路上的开山之斧、指路明灯。在此方面的件件小事来说,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UM试点班学生的评价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方鑫同学说:英语与物理的完善结合,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伯克利大学的讲堂,袁笃平教授三尺讲台上的挥洒激昂、精装的课本、内容的深入浅出、课余实验的丰富多彩,让每一个同学都领略物理的无穷魅力,受益匪浅……

  ●文科学生的评价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陈颖杰同学说:其实当初得知自己要学物理时,很是惊讶,我们这些搞艺术设计的学物理有什么用?在上了几节课后,我的兴趣就不知不觉地来了。原以为上物理课的老师肯定是严肃地站在黑板前,前一句现象,后一句公式,又沉闷又死板,但是,我所上的课完全不是这样的,上课时经常会联系联系现实,言语间也满是轻松和幽默,心想:这才是我想要的课堂啊!……●学生对《大学物理拓展与应用》试点教学的评价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唐颖聪同学说:(它)是自进入大学以来最令我满意的一门课程,能从更高、更宽广的视野来了解物理学的各个分支领域的理论成就、发展历程和现实应用,这样的课程比较符合我对于一门以框架性介绍为目的的课程的理想。

  朱诚实同学说:有茅塞顿开之感!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教学大纲之外的一些知识,而是认识到物理独特的美———物理现象神奇的美、物理理论体系广博的美、物理研究方法严谨的美、物理知识应用巧妙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