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历史

有史为证:钓鱼岛是交大的

在第N次看到这段文字后,我决定转载一下:

交通大学,最初为南洋公学,由清政府高官盛宣怀创办于1896年,慈禧太后为表彰盛宣怀办学有功,将钓鱼岛赐给了他,所以钓鱼岛便成了交大的校产。也算是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一个佐证。

史料:清光绪十九年(1893)慈禧太后为了嘉奖给她治病的盛宣怀,下诏把钓鱼岛与黄尾屿、赤尾屿一起赏赐给他,其诏书说:”皇太后慈谕,太常寺正卿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是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该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三小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其深体皇太后及皇上仁德普被之至意。钦此。光绪十九年十月。”此诏书原件现存于住在美国的盛宣怀的孙女手里。自此,钓鱼岛便为盛宣怀家的采药场。

看清楚了吧,钓鱼岛啊,是交大的。

老交大

转载自:饮水思源

注:图中军队应是国民党最精锐的德械师。照片年代可能为1937年夏天,日军进沪前的戒严,相关考证:

http://tieba.baidu.com/f?kz=95835929

我军第11师向川沙口之敌进攻,第98师向狮子林攻击。教导总队第2团进至张家宅、殷家浜、南徐汇一线,攻击登陆之敌。第88师一个团进至蕰藻浜南岸设防。 日机轰炸先施公司,死伤800余人。

http://lianzai.china.com/books/html/645/3207/28750.html

德式装备的中国精锐部队

1937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拥有德式武器装备的中央教导师整装待发,准备奔赴前线,与日军精锐部队一较长短。过去受到日本外交压力的影响,中国始终无法由美、英、法等国取得新式武器,也缺乏技术建立相应的国防工业,不过由于新崛起的纳粹德国也受困于国际孤立,无法取得战略原料,在此偶然的历史条件下,中德两国同意进行军事合作。中国供应稀有金属原料给德国,德国则派遣军事顾问团来华,协助中国建立国防工业,提供大量新式武器,装备近二十万的兵力,并协助制定中国抵抗日本入侵的中长期作战计划。 德式装备的中国精锐部队,在淞沪战役中成功地抵挡了日军的猛烈攻势。

希腊罗马文化历史书单个人推荐

转载自:饮水思源 作者:ulysses

常常逛着饮水思源的历史板块,常常思虑如何为此也进一部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我想大部分都希望不仅仅是谈论一些充满争议的话题,正如前面有一个帖子曾经提到的,希望能有人分享自己的历史的阅读经验。

当然,开书单这事,就我而言做起来是诚惶诚恐的,我们都记得前两个月曾经有一个开的非常精当有力得中国历史得书单,好的书单就是能让人即使不曾读过原书,也能得到一种新得体悟的。

其实希腊罗马历史及文化方面而言,我连初学者的资格都不能具备,而且有考虑到板上都是有人能够直接读懂希腊文原文的,因此更加对自己的书单没有什么信心,恐怕让行家里手看出破绽,但是既然要将水源的历史建设的比之光华或者百合的历史更有品位,绝对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希望尽我绵薄之力,抛出的砖头能收获到金石。

以下推荐以历史为主,限于篇幅,纯粹从个人角度推荐十本,书籍版本自然以最好找的版本为依据

1,希罗多德《历史》

商务印书馆

作为西方历史学或者历史书的老祖宗,希罗多德的书籍若是不推荐,简直就是没有天理的行为,然而,可惜的是,大部分只知道《历史》一书开了西方史学重综合轻考据的传统,却往往很少有人读原书(惭愧的说我也只是草草翻阅),《历史》一书基本上是一部民间的百科全书,或者说更加类似于按地理概念划分的笔记,和诸如《春秋》《史记》一类的中国早期史书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共同点,(尤其是上册),这本书基本上是神话+谣言+道听途说+民间故事+皇家轶事+风俗习惯+小片段组成的。中国人表扬他时候,常常要说希罗多德的第一手材料的问题,实际上在我看来,这种并不严谨的第一手材料(或者干脆就是胡说)并不是这本书精华所在,这本书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丝毫没有希腊化的先入为主的观点,他一视同仁的记述所有地中海沿岸的所有的民族的生活习惯的,津津有味的描述着他们的趣事并且不带嘲讽和偏见,即使是敌人的波斯,他的篇幅也一点都不比希腊的部分少(尤其上册)。这也就是虽然修息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要比他严谨太多,但是我仍然推荐《历史》的原因,就是他的大视野,大胸襟。

2,塔西陀《编年史》

商务印书馆
拿文棍余秋雨的语言惯用伎俩,我应该可以这么说”推荐希腊罗马史学著作,想跳过谁谁谁,有点难”。

但是我就是要跳,而且要一跳而再跳,我跳过的是修希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长征记》撒维力乌斯《喀提林阴谋》。

无庸置疑的是,这三本书描述的不同时期的历史,有他们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我认为,总的而言,这三本书不是那么的有特点,虽然修希底德的笔调和希罗多德显得冷静的多了,材料也丰富了,但是比起态度分析的冷静,比普鲁塔克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比起材料的充裕,和这里推荐的塔西陀的《编年史》,也差了不少。

有人推荐塔西陀《历史》其实这和编年史是一套书,虽然描述历史更晚(从加尔巴开始)但是成书更早,既然我们今天视对史料的分析远远超过史料本身,所以成书较晚,但是被认为是塔西陀对之所以造成尼禄之后混乱的原因进行的反思的《编年史》无疑是更有现世意义,塔西陀和小普林尼是挚交,又曾经当选为执政官,所以他的视角虽然显得没有什么独特但是无疑很具更普遍广泛的政治意义。

同样,我认为这本书的文字没有什么特色(和苏维托尼乌斯和普鲁塔克相比)(虽然塔西陀和普林尼并成文坛双璧,但是一来这只不过是写序的人随便说说,二来我也不懂希腊文或者拉丁文,没法评价),但是他的材料才是取胜之所,我们知道显克维奇巨著《你往何出去》所创造的光辉人物彼特罗纽斯(佩特罗尼乌斯)不过脱胎于塔西陀几千字的叙述而已。而这个人物在其它地方没有出现过(至少我没看到过)

3,恺撒《高卢战记》

商务印书馆

我见过板上有版友对这本书评价很低,认为无聊,这点我倒也不否认,至少,连塔西陀的文章,古罗马人都有人认为是华美的,那么古罗马人认为是朴素的恺撒的文字,自然是真的素面朝天的,至少我也觉得,这书对我的催眠程度和电路分析的书差不太多,但是,历史著作也好,文学著作也好,毕竟其中言之有物才是最重要的,本本都写的波澜壮阔,莫不是都为了《大国崛起》的剧本做准备么?

较之《高卢战记》,《内战记》显然更加精彩,至少这是两个文明集团的对垒,而不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残杀,但是我们回过来考虑,就觉得,既然之后的历史重心,从意大利南部移到山外高卢,那么这本书的价值是不需要再多做说明的。

但是对于那些希望看到序言里宣传的那种领袖的文采的人,不免就要失望。

4,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

商务印书馆

有文采的人这下来了,不过这次作者好像玩的有点过了头,造成的恶果就是我基本上看了这本书,就几乎只记住那些搞笑的描述和对帝王私生活的叙写了,就像我们对象征主义的画作往往比古典主义更有印象,对漫画的热爱远远超过看一般的速写,苏维托尼乌斯的夸张,正好比现在的领袖速写漫画,虽然,画者明显把鼻子画的大了,但是尼还是一看就知道画的是谁了。

他写着写着就写恺撒其实是个同性恋,”拜倒在某个男人的长裤之下,比西尼亚的皇后(指恺撒)”,又说奥古斯都的”眼神很柔和”之类,提比略”强奸了那个男孩和他的兄弟”,卡里古拉”名字的来源是军营中用的小靴子”反正这一类不是正统的历史描写俯拾即是,有的逸文甚至超过正文。。。如尼禄在阿格里品娜(他母亲)裙子上留下的痕迹。

我估计他基本上是继承了希罗多德的对胡说八道的热爱。

5,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这本书国内倒是有好几个版本,不过我还是推荐商务的写史诗的人,一般都是写胜利的人吧,因为那样可能比较容易写出一种谁人能挡的气概,但是像爱德华吉本这样能把一个帝国的衰落写的如同一部史诗的人就很难得,因为,写衰亡,难免要落入英雄气短的俗套之中。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吉本的文字,读来真的有口齿生香的感觉,可惜我没有读过英文本,否则可能对我的英文大有裨益。

主要的原因是,爱德华吉本和塔西陀或者提图斯,李维等等不同的是,他几乎是个现代人,带着现代历史学的体例来叙述这段历史,显的条分缕析,井然有序,我私底下认为这书作教科书也无妨(不是贬意),直到现在,似乎历史学界依然认同他对基督教崛起的五个解释。

另外值得我们借鉴的似乎是(这完全是我个人体会),作者似乎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和眼光,能从历史的潮流中看到新生力量的崛起。

不像我们,一写到帝国或王朝要结束了,就说什么”落日余晖””残阳西下”之类的套话。

6,小说类及娱乐类

显克维奇《你往何出去》,乔万里奥尼《斯巴达克思》 NBC《ROME》S1S2

上海译文版

可惜的事,时至今日,看诸如《爱上一个恶魔》之类的校园小说泛滥,虽然文字无优劣之分,我也觉得没必要说三道四,但是心中还是觉得几似可惜,这样好的小说,为什么就没有人看呢??????????

如前所述,显克维奇脱胎于塔西陀,而《斯巴达克思》的故事则以似乎年没有再版,但是这些故事写的令人看的就热血沸腾,建议男同胞,就算是因为这贺尔蒙的名义,也取看看吧。

如果嫌费时费事,那推荐《Rome》这个片子,就是有点血腥,但是我觉得他描写的那些堕落的生活基本上是真是的,目前S2只出到第二集似乎。

7,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三联书店

马可奥勒留治下的时代是两安东尼的黄金时代,希腊罗马的哲学灿烂到让人张不开眼睛的程度,如果一定要推荐,那么哲学至少就有一百本,至少我个人大胆的不推荐《对话录》《理想国》等等,我个人认为,真的要了解,看《西方哲学史》(罗素)的希腊罗马部分比之读原著更为理想。

对于stoic哲学,大家可能已经很熟悉,我记得陕西师范大学出过塞内卡的《面包里的人生》一本,基本上可以代替罗马的斯多葛派了,斯多葛派的哲学,用我浅薄的理解,基本上是伦理学,和哲学离得很远了,主张节俭简单的生活,追求精神的净化,却是说说容易做做奇难的事情。

我打两端字摘录一下,推荐他的沉思录,一半是因为这种真正可说是纯净,但是同样震撼的文字功力:卷四43″时间好像是一条由发生的各种事件构成的河流,而且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因为刚刚看见一个事物,他就被带走了,而另外一个又代替他,而他也将被带走”。

卷十二36″人啊,你一直是这个伟大国家的一个公民,5年(或者3年)会对你有什么不同呢?因为与法相合的事情对一切都是公正的,如果没有暴君也没有不公正的法官把你从国家中打发走,把你打发走的只是送你进来的自然,那么这又有什么困苦可言呢?这正像一个执法官曾雇用一名演员,现在把它辞退让他离开舞台一样–“可是我还没演完5幕呢,而只演了3幕”–你说的对,但是在人生中三幕就是全剧了,因为怎样才是一出完整的戏剧,这决定于那个先前曾是构成这个戏的原因,现在又是解散这出戏的原因的人,可是你却两方面都不是,那么满意的退场吧,因为那解除你职责的人也是满意的”

说完这第二段,马克奥勒留皇帝就演完了他的人生3幕剧,在军营里满意的退出了人生的舞台(这是我说的。。。)

8,马基亚维里《论李维》

世纪出版集团新版

李维的罗马史我没读过,不过我估计没什么料,但是马基亚维里的书是一定要推荐,一切历史皆为当代史,马基亚维里的爱国心和他的政治经验通过他的眼睛看罗马史,全是要求统一,和权术的,武装的罗马他的视野不但和古罗马人大有所别,和吉本大有所别,至少我们看来和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更加实在,我欣赏他超过前面7本。

需要指出的是以前人们都说这书和《君王伦》相反,是天使之术,可惜我很怀疑这些评论家有没有翻过这个书,摘录如下(我在板上发过):

第一卷 14章 帕皮利乌斯和阿毕普尔查之间的对比”…不如说是因为在不顾占卜象而行事时,一人格外鲁莽一人格外精明。”

参见普鲁塔克的尼西亚斯和克拉苏的对比。

第一卷 27章 乔旺帕格罗之例 说明”知晓大善大恶者寥若晨星”

“因为人们既不可知如何光彩的作恶,也不知如何达于至善,恶行自有其伟大之处,亦可显示慷慨大度,他们却昧于如何做到。”

第一卷 28章

“人民恢复自由之后,与他们保持自由的情况比,会变本加厉的彼此相残。”

9,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上册(下册待出)

商务印书馆

最搞笑的就是这本书上册1988年就出了,时隔20年下册还没出,反正我也等了好几年了,也不在乎多等几年,为此我专门请托我在北京读书的同学去王府井问,他们说书稿还没送到编辑部。。。。。。。。。。。。。。。。。。。。。。。。。。。。。。。。。。。

反正我认为对这本书的思想,是怎么称赞都不为过的,作者让人最清配的一点,就是他几乎完全无视超自然力,把每个名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和事情失败的原因全都分析的丝丝入扣,理性是在这书中占上风的,我看中这本书超过前面8本,我私下认为,如果一定要推荐一本希腊罗马历史书的话那么普鲁塔克是当仁不让的。

他最常说的话就是”可以说,他们都是受上天眷顾的人啊”。。。。。。

10,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商务印书馆

我对这个书评价之高,很多人都会不认同的吧,我个人经历是第一遍看是平淡无奇,再看则更觉精微再看才觉伟大,同样给我留下这样如此深刻印象还有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

在这里废话不多说了,我前面说如果一定要读一本罗马史那么就是普鲁塔克,如果一定要一本也不读,那么就读这本吧,他把什么都说了。。。。。。

还有这个附送的还有《论趣味》我觉得这个要比现在谈美的书籍好的多了,朱光潜与之相比,显得啰里八嗦。更别谈现在的谈艺术的书,没有作者斧砍的技巧,文章本身就没有美感。

这里出于私心问一下,水源上的孟德斯鸠的ID能不能转让给我呢。。。。。。。。。。

还不知道是谁呢。。。。。。

好了,但愿这个书单的水准能有以前那个中国历史20种百分之一的水准就满足了,诸位版友拍砖,还请手下留情。

班禅与达赖

在西藏,无论是寺庙,还是普通藏民家庭,大多供奉着达赖和班禅的塑像或画像。藏民称达赖和班禅犹如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外来游客加以达赖和班禅的最新彩色照片相赠,信徒会双手接过,捧过头项,并报以格外的热情。

达赖、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系统,西藏佛教界认为,达赖是“欣然僧佛”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月巴墨佛”即无量光佛的化身。

达赖喇嘛这个称号,始于公元1578年。这一年蒙古俺答汗赠给格鲁派的哲蚌寺寺主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从此西藏历史上才有了”达赖喇嘛”这一称呼。“达赖”是蒙古语,意为“大海”;“喇嘛”是藏语,意为“大师”。经清朝顺治皇帝于公元1653年的册封,达赖喇嘛这一封号就成为达赖系统的专用名称。

班禅这个称号,始于公元1645年。这一年蒙古固始汗赠给格鲁派扎什伦布寺寺主罗桑曲结以“班禅博克多”的尊称。“班”是梵文“班智达”(即学者)的简称;“禅”是藏语,意为“大”,二字合起来意为“大师”。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册封班禅时的正式封号是“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从此,班禅这一封号就成为班禅系统的专用名称。

活佛转世制度是西藏宗教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以灵魂转世说为根据,为解决宗教首领继承问题而产生的宗教制度。它初创于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噶玛支派。该支派的首领都松钦巴公元1193年逝世时,遗嘱弟子“将转世再来”。弟子们认定噶玛拔希为其师的转世灵童,经寺庙10年培养,正式以该派首领身份活动,成为西藏第一位转世活佛。

格鲁派(黄教)采用活佛转世制度始于16世纪中叶,公元1542年,格鲁派的哲蚌寺寺主根敦嘉措逝世,哲蚌寺正式寻找他的转世灵童,并于1544年认定堆垅这个地方的贵族子弟索南嘉措为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公元1546年,年仅4岁的索南嘉措被迎接到哲蚌寺接替根敦嘉措的法位。公元1578年,蒙古俺答汗赠索南嘉措“达赖喇嘛”的尊号后,格鲁派(黄教)追认宗喀巴的弟子中年纪最小、创建并担任扎什伦布寺寺主的根敦珠巴为一世达赖,追认曾任扎什伦布寺主、后任哲蚌寺寺主的根敦嘉措为二世达赖,而索南嘉措便成为三世达赖,达赖活佛系统从此建立,相传至今的是十四世。在历世达赖喇嘛中,除四世达赖是蒙古族、六世达赖是门巴族外,其余都是藏族。

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始于罗桑曲结,罗桑曲结是四世和五世达赖喇嘛的师父,公元1645年他被蒙古固始汗赠以“班禅”的尊号后,格鲁派(黄教)确认他为四世班禅,追认宗喀巴的门徒克主杰为一世班禅,索南却朗为二世班禅,罗桑顿珠为三世班禅。从四世班禅起,历世班禅都以扎什伦布寺为母寺。相传至今的是十一世。

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的转世有其传统程序,前世生前有关转世的预言、逝世前后的异常现象的征兆、护法神师的神谕,是寻访灵童的主要依据。如十三世达赖圆寂时面向东方,且由拉萨至东北方向天空出现异样彩云,故预示了转世灵童诞生的方域。后在加查县群科加寺圣母湖观看神谕,湖中幻影显示的景象是:一条道路的将尽外有一户农家,其门前有巨柳一株,柳树旁有一匹白马,一位妇女抱着小孩立于树下。活佛们就是按这些征兆和景象寻访到十四世达赖的。

寻找要秘密进行,被选派的有声望的活佛或近侍弟子,在闭关静修后,化装分赴各地去寻访灵童。对初选的候选灵童要进行遗物验证,即将前世常用的法器或其他用品,与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让候选儿童从中认拿前世遗物,依认辨的准确程度对之筛选淘汰。鉴于以往寻访转灵童易为少数人所左右,往往造成僵局和纠纷的弊端,从清朝乾隆时期中央政府又设立了金瓶掣签。其程序是:将经过遗物验证筛选出的数名候选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各写在名签牌上,用纸包好后放入金瓶内,当众抽出的一名,即被定为正式灵童。正式灵童的批准后,要为转世灵童举办盛大的坐床典礼,即转世灵童依法升登前世的法床,正式继承前世的法统。自此以后,灵童即以新的一世达赖或班禅的身份开始宗教活动,接受信徒朝拜。

世系始自四世班禅罗桑曲吉坚赞。像达赖喇嘛一样,班禅的前世也是追认的。

罗桑曲吉坚赞本是后藏日喀则札什伦布寺的寺主,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方的代表人物。四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他到拉萨主持三大寺和格鲁派上层的事物,负责寻访并教授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罗桑曲吉坚赞是为格鲁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由于争夺权利,西藏地方势力头领拉藏汗不让达赖喇嘛转世,罗桑曲吉坚赞治好了拉藏汗的病,才说服准许寻找转世灵童。后来罗桑曲吉坚赞与五世达赖喇嘛商议,于1641年(明朝崇祯14年)将从新疆进入青海的蒙古势力固始汗部引入西藏,一举消灭了拉藏汗。固始汗到西藏,封罗桑曲吉坚赞为”班禅博多克”。后来,罗桑曲吉坚赞和达赖喇嘛又联合清朝势力,赶走了蒙古人。

罗桑曲吉坚赞圆寂后,他的继承人罗桑益西于1713年(康熙52年)被清庭封为“班禅额尔德尼”。这个封号是梵语、藏语、满语的混合。“班”是梵语,“禅”是藏语,合起来是“大师”的意思,“额尔德尼”是满语,意思是“珍宝”。所以,世人一般称为班禅大师。罗桑益西自认为五世班禅,追认罗桑曲吉坚赞为第四世班禅。自此,班禅世系开始领有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方政教权力,俨然与达赖喇嘛分庭抗礼。

值得指出的是,班禅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统治者出于控制西藏的目的,不想看见达赖势力过大,想让班禅分权。事实上,班禅势力也一直是后藏地方的主导力量。后来达赖班禅关系破裂也与这个历史根源有关。

班禅到现在转世到11世,达赖喇嘛转世到14世。为什么班禅比达赖转世辈数要少?因为达赖喇嘛一直处于西藏政治斗争的潮头,达赖幼小时,西藏政务有权臣控制,一般是达赖在18-20岁时亲政,但往往在早年暴卒。像9、10、11、12世达赖都没有活到亲政时候。这反映出政治斗争的残酷,一切为了权力,根本不管你是多大的活佛。

十三世达赖喇嘛活到六十多岁,现在的十四世达赖喇嘛也已年愈古稀了。在50年代,十四岁达赖喇嘛过18岁生日时,毛泽东还特地下令要保护好达赖,检查他的生日礼物食物,使他安全度过18岁。

在藏传佛教里面,达赖是观音的化身,班禅是无量佛的化身,拿佛的级别来说,班禅比达赖高级,但是在现实地位上,达赖在政教两方面都高于班禅。

西藏自有达赖喇嘛这个事实以来,已经400多年了。今天,达赖喇嘛内涵和西藏的政治历史密不可分。

但是,不为所知的是,达赖喇嘛,并不是西藏固有的文化结果,它像今天汉语中的许多词汇一样,也是个外来词。 “达赖”是蒙语,意思“大海”,喇嘛是藏语,意思是“上师”,也可翻译为“活佛”。达赖喇嘛这个词汇,是蒙藏语的组合。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明代时候,曾经建立起元朝的蒙古势力退出中原,但是实力并未受到多大损失。话题说远点,这是由于明朝初立时北伐战略失误造成的,当时大将军徐达没有很好地执行将蒙古势力包抄围歼在北方地区的战略,而是正面进攻北京、河北一带,结果蒙古杰出将领王保保成功将数十万众安全北退,回到大漠。所以后来徐达失宠于朱元璋。

蒙古势力后来在漠北向西发展,占据了中亚的大片地方,在今天的中亚5国的地方。同时,我国的新疆、青海地区,也相继建立起蒙古实力派割据政权。明末清初,占据青海一带的是蒙古土默特部。

1578年(明万历6年),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索南嘉措去青海、内蒙古一带传教。他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的第四世传人,格鲁派活佛转世就是从他这里开始的。宗咯巴的大弟子根敦珠巴是拉萨三大寺之首哲蚌寺的寺主,根敦珠巴圆寂后,根敦嘉措继任,根据宗咯巴的遗愿,格鲁派上层决定根敦嘉措圆寂后转世,于是年仅3岁的索南嘉措被迎请到哲蚌寺,成为格鲁派第一为转世的活佛。

索南嘉措在蒙古地区传教期间,与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相会于青海湖边,赠送他一个称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其中,“瓦齐尔达喇”是藏语,是“执金刚”的意思,是对密宗方面有最高成就的人物的尊称。而索南嘉措给俺达汗赠送的称号是“法王梵天”。

这就是达赖喇嘛在西藏的开始,也是蒙古信奉黄教的开始。后来,索南嘉措自认是三世,而追认他的前两辈根敦珠巴和根敦嘉措分别为一世和二世达赖喇嘛。 索南嘉措时期,他本人还只是格鲁派的首领,在西藏并没有政治地位,给他“达赖”封号的也只是地方势力的首脑。但是到了五世达赖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被清庭封为“西天大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达喇达赖喇嘛”。这个封号又是汉蒙藏三种语言的混合。其中”普通”是”普遍通晓”的意思,也就是三世达赖封号中的“圣识一切”。

五世达赖喇嘛取得了清庭的支持,逐步赶走一直控制西藏局势的蒙古势力,在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于哲蚌寺所建的居所“甘丹颇章”内,建立起西藏政教合一政权。

自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以后,达赖喇嘛这一世系被至今已经转世至第十四世,现流亡海外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名丹增加措。有意思的是,历世达赖喇嘛的法名后面,都有“嘉措”二字。

关于天主教和基督教

这是一个历史原因造成的结果。早期基督教并没有天主教和基督教之分。基督徒在罗马皇帝统治的时期还遭受到逼迫。罗马人起初误解基督徒,认为他们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还误传说他们吃人肉喝人血。公元后六七十年,罗马皇帝尼禄统治的时期,由于他放了一把火。将罗马城烧了个焦头烂额。后来将基督徒作为替罪羊,将这个责任推到他们身上。

但是基督教在这种环境下茁壮成长,信徒也越来越多。后来,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君斯坦丁大帝信仰基督教,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这成为基督教翻身的日子。

成为国教以后的基督教在组织形式上发生了很多的改变,比如有了教堂、金字塔式的圣职人员体系、定出很多的礼仪、教皇等。这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结果却成为其自身的弊病。

早期的神职人员是由当时信徒所尊敬的教父们担任,这些人能够胜任。但是谁随着基督教的世俗化,这些职位被当成了一种职业。平民信徒开始只能通过这些人才能接触上帝。这些人成为了特权阶级。甚至可以辖制王权。有了教堂、繁复的礼仪和教皇的大权的基督教已经不是原来从奴隶的信仰发展而来,被压迫的信仰。当这些与我们在教科书上看到的腐败和不公义联系起来的时候,这就构成了基督教的黑暗时期。

就算在这种黑暗时期,基督教也不是没有一点光明。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世俗化的趋势,并且下决心要与这个趋势对抗到底。一个众所周知的运动是修道院和沙漠教父。这些人想通过离开人群,远离尘世来追求圣洁和上帝。其中也有很多非常好的人和著作。

这种苦修的人们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个极端:禁欲主义。其实,这不是基督教的产物,而是原产于希腊文化中的一个学派:诺斯底主义。这个主义曾经和基督教产生激烈的碰撞。曾经被基督教定为异端。但是这个学派所主张的禁欲的思想到后来却在犹太教、基督教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历史确实非常有趣,它变化无常,常常作弄人。有谁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到真正的智慧?

直到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教皇的权利得到了削弱。改革成为可能。其中涌现到历史舞台的有马丁路得和加尔文两个人。其实,在这两个人之前,已经有人跳出来,希望改变基督教当时的现状。但当时都被打成了异端。一个被活活烧死,另一个在被打成异端时已经死了,逃过一劫,但也被从坟墓中挖了出来。

可以想象马丁路得在当时是什么样的人物。到处流亡。他是一个修士,也是一个非常严肃对待自己的人。非常认真地执行当时每一项礼仪和修行。但是他认真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他诚实而痛苦地发现,他内心中的恶并不因为修行、礼仪和圣物而被除去。数教堂门口的台阶数并不能使他圣洁。因此他提出了九十五个问题(也是他当时困惑的问题)贴在教堂大门上。给他的同僚牧师们看。期望能够得到解答。在他研究圣经中的一卷书《罗马书》的时候,他发现当时的教会不是按照圣经中的教导运作的。这给了他很大的责任。

当时的圣经一般用的都是拉丁语译本。而拉丁语是受过教育的贵族才能够使用的语言。平民是没有权利解释圣经的。马丁路得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明白圣经,将圣经翻译成德语。这样平民能够接触到圣经。但这触犯到神职人员的特权利益。根据他研究的圣经,马丁路得提出了:
1。人人皆祭司。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来到上帝面前,而不需要通过中间媒介,如圣母、圣物等。
2。因信称义。每个人是因为信仰上帝,信仰耶稣的救恩而被上帝算为没有罪的。不需要通过行为、功德、或者其他圣人、圣物的帮助才能够被上帝算为没有罪的。

这些严重触犯了当时特权阶级的利益,我们在教科书中看到的赎罪卷被马丁路得定为不合圣经的、异端的。但是由于他的努力,欧洲很多地方都开始重新考虑圣经的教导。开始研究初期教会被压迫时期教会的形态。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派别,史称新教或者基督教。而原来的基督教就是天主教(东正教是罗马分裂时期,东罗马为了和西罗马的教皇分庭抗礼而形成的,和天主教的区别并不大)。

宗教改革的另一位人物是加尔文,他是一位思维严谨的人。将圣经的思想系统化后,形成了著名的加尔文神学体系。另外,他还是一位市长。

新教运动的主旨是要回到圣经的权威,来对抗教皇的权威。新教运动在欧洲迅速蔓延,而在天主教看来这是一种背叛。是不能容忍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新教的派别在欧洲各国兴起。当英国的清教徒受到英国女王的逼迫而远渡大西洋来到美洲,开始建立他们的新生活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建立在新教信仰基础上的新欣国家会迅速地发展起来,并对今天的世界构成这么大的影响。